圖為廣州醫療機構進口的港澳創新藥。敖敏輝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近日,一批貨值約210萬元的享受「港澳藥械通」政策進口的醫療器械「人工耳蝸植入體」,在廣州白雲機場口岸順利通關,運往目的地醫院,計劃投入聽力重度損失的臨床治療。來自廣州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廣州白雲機場海關累計監管進口港澳創新藥品及醫療器械67批次,貨值超3500萬元。

「港澳藥械通」政策是經國務院授權,允許臨床急需、還未在內地上市但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以及臨床急需、港澳公立醫院已採購使用、具有臨床應用先進性的醫療器械,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可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的一項政策。

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關員對享受「港澳藥械通」政策進口藥械進行監管。廣州海關供圖

廣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港澳藥械通」政策正式落地後,越來越多臨床急需的國際先進創新藥械在這一政策的加持下快速投入內地醫院應用,為內地患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藥品醫療器械產品及服務,對於推動「健康灣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為推動「港澳藥械通」政策落到實處,廣州海關與地方監管部門充分評估風險,制定監管方案,事前反覆測試演練,同時複製推廣「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等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加快貨物入區流轉效率,提升藥械藥品出區入市靈活度。

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審核業務處審核業務三科科長林健介紹,廣州海關已設立『港澳藥械通』專用綠色通道,專人對接口岸企業,及時解答企業疑問,解決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保障藥品和醫療器械順暢通關,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