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記者從香港醫院管理局獲悉,香港博愛醫院公布此前一起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根源分析報告。報告顯示,由於該院職員操作不當導致樣本混雜,一名患者被誤診為子宮內膜癌,接受了切除子宮、輸卵管、卵巢及盆腔淋巴組織的手術。目前,該院已與患者及家屬解釋調查結果,再次就事件致歉,並承諾會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據香港博愛醫院公布的報告,今年1月5日,香港博愛醫院一名患者因停經後陰道出血,到該院進行抽取子宮活組織化驗,化驗結果顯示為子宮內膜癌。患者隨後於2月26日在屯門醫院接受手術,切除子宮、輸卵管、卵巢及盆腔淋巴組織。

但在術後對取出的子宮組織進行病理化驗後發現,該組織樣本中並無癌細胞。香港博愛醫院進一步檢驗後發現,該患者1月5日抽取的活組織樣本中,混雜了另一位確診癌症患者的活組織細胞,導致化驗結果出現偏差。

委員會指出,工作指引明確規定實驗室在處理不同患者的樣本前,須先檢查清楚樣本器皿是否潔凈。雖然當時實驗室職員曾懷疑器皿中的樣本組織體積與記錄描述有異,但由於樣本微細並與樣本記錄描述差異不大,因此未進一步跟進,而是繼續進行化驗程序。

針對該事件,委員會提出調整樣本器皿的存放及擺放方式,降低患者樣本被混雜的風險,同時加強實驗室職員有關處理樣本的培訓及監督,建立清晰的風險指引,改善現有對微細樣本的量度準則等建議。

香港博愛醫院也於5月10日表示,該院已與患者及家屬解釋調查結果,並再次就事件致歉,會繼續跟進患者臨床情況。同時,該院會跟進及落實有關建議,以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