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經濟學會理事、東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牟逸飛(記者 宋偉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宋偉 報道)據外媒報道,有知情人士指出,預計美國政府最快14日公布中國貨物關稅決定時,會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增加四倍至100%。中國美國經濟學會理事、東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牟逸飛在接受香港文匯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以其優秀產品品質獲得海外市場青睞,其銷量得到了海外市場實際需求的支撐。與此同時,售價相對其他國家汽車處於中高端,也未出現低價傾銷的現象,所謂的「產能過剩」是美國畏懼產品競爭,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

牟逸飛建議,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應從穩定原材料供給、補齊車載芯片短板、健全海外市場法務、強化海外維修服務、注意數據流動規制等五方面做好應對準備。

他表示,一方面要繼續穩定鋰、鈷礦等進口原材料供給,企業應同中國保持穩定政治關係的國家簽訂長期供應合同,鎖定價格,從源頭避免成本波動。其次,要盡快補齊產業短板。「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在電池、電機、電控『三電』領域比較出色,但車載芯片仍是一大短板,容易受到他國出口管控的限制,因此要盡快向上突破,盡早實現自主可控。」

與此同時,牟逸飛也強調,因電動汽車海外銷售可能面對貿易規制、產品故障等法律問題,故而企業要提前做好跨國法務工作。此外,因電動汽車的維修與傳統燃油車明顯不同,車企在海外拓展銷售市場的同時,更要注重售後維護維修服務。

他最後指出,電動汽車與智能駕駛存在天然聯繫,因各國對數據流動、AI使用的規則不同,因此國內車企也要注意跨國數據流動及AI使用需符合目的地國家的規制。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