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胚胎發育關乎生命健康本源,深化對其認知,有助於從源頭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科研人員合作,成功揭示了原腸胚形成特徵與發育調控機理,填補了相關領域空白。該研究成果於4月23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發表。

人類原腸胚階段起始於受精後第14天左右,大約持續1周,屬於胚胎發育極早期。原腸胚階段特化形成的三胚層細胞,最終發育為人類身體的各個器官。這一階段的胚胎發育水平,決定着妊娠能否成功。長期以來,國內外對原腸胚發育調控機理認知不清晰,致使該階段關鍵生物學事件長期處於「黑匣子」狀態。

科研團隊成員、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副教授肖振宇說,團隊利用時空組學技術,完成原腸胚階段人類胚胎連續橫斷面切片的空間組學解析,構建起高分辨率人類原腸胚三維圖譜,系統描繪了胚胎形態、細胞類群、空間位置和轉錄組特徵,解析出卵黃囊造血譜系特化和羊膜細胞發育過程,提出胚胎尾部可能存在胚胎發育關鍵信號源。

「通俗講,我們藉助三維建模等數字技術,把原腸胚中每一個細胞的空間坐標和基因表達信息都提取出來並建模,根據數字模型上直觀的數據,就能解析出這個『黑匣子』裏的內容。」科研團隊另一名成員柴人傑教授說。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王紅梅表示,該研究成果填補了關於原腸胚階段人類胚胎發育機制的知識空白,為理解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以及預防和治療反覆妊娠失敗、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提供了科學參考。

《細胞》審稿人表示,這一研究為全面認識人類早期胚胎發育提供了重要窗口,在生物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價值。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