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腊月,徽州臭鱖魚迎來了生產銷售旺季。

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徽府源食品有限公司,新鮮鱖魚正在按重量進行分揀,腌製成品後銷往全國各地。「這是液氮凍魚生產線,可以快速鎖住新鮮、鎖住營養。生產旺季每天可以生產近萬斤。」徽府源董事長葉大青認為,臭鱖魚作為徽州地標美食和徽菜扛鼎之作,要加快走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之路。

2019年,「徽州臭鱖魚」被列入黃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向世界推介徽菜的「金字招牌」。為做好這篇「鱖魚文章」,歙縣正搶抓機遇,加快推進臭鱖魚產業市場化、數字化、標準化進程,推動臭鱖魚成為「黃金魚」。

政策扶持「致富魚」。落實《促進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加強銀企對接,優化各項服務,出台《歙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實施辦法(試行)》,安排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池塘養殖面積30畝以上且畝均養殖2000尾以上的,按主養面積5000元/畝(人民幣,下同)給予一次性獎補;對採用陸基圈養桶養殖且產量達到5000公斤以上的,按圈養桶面積50元/平方米給予一次性獎補。推出「鱖魚貸」等金融產品,助力鱖魚養殖產業發展。累計發放各類項目補助資金300餘萬元。

歙縣徽涵康養休閒農業有限公司註冊「兩條魚」品牌,建設了全省最大的陸基圈養桶鱖魚養殖基地,基地內有圈養桶200餘個,水體面積約6萬立方米,2022年產鮮鱖魚20萬斤、產值約600萬元;2023年產量27萬斤,產值達860餘萬元。據統計,歙縣現有鱖魚養殖企業5家,年產鮮鱖魚約250噸,產值約1600萬元。

科技賦能「安全魚」。與華中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進行技術合作,推廣陸基圈養桶循環水養殖技術,結合物聯網智能化技術,可以實現對鱖魚可視化管理,能夠科學、系統地監測水溫、容量、營養程度等,養殖出的「安全魚」品質更好、價格更高。同時,精細化管理節省勞動力、降低養殖成本、提升生產效率……一個個「黑科技」增添了鱖魚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文化添翼「國際魚」。省級徽菜名廚、歙縣披雲山莊「金牌小二」曹向忠說,優質臭鱖魚烹飪後魚肉呈蒜瓣,口感好、肉質厚實、回味無窮……他帶領團隊將徽州傳統文化與臭鱖魚菜品融合,研發了多道臭鱖魚菜品,深受中外遊客歡迎。

小小「一條魚」游出一條產業鏈。從活魚到預製菜,從傳統農產品到深加工,再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條魚」以工業化、科技化、市場化思維提高自身附加值,打通了全產業鏈的「神經末梢」。據了解,目前歙縣臭鱖魚產業年產值超2億元,帶動餐飲實體1700餘家,帶動就業5000餘人,這條承載着徽州飲食文化的臭鱖魚正加快「游上」國內、國際餐桌,講好歙縣美食故事。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