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陸永俊)11月5日下午的深圳洪湖公園荷美空間,比往日多了一份詩意。在「自然城市:首屆梧桐山詩歌節」第三日,應羅湖區作協邀請,著名詩人、《詩刊》主編李少君在此分享他的詩歌思想與創作體會——《從唐宋互補談起:「人詩互證」與詩歌境界》。本次講座旨在讓參與者在提高詩歌賞析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培養詩歌創作的熱情、能力與方法,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詩歌文化,增強文化自覺與自信。

李少君在羅湖區分享他的詩歌思想與創作體會——《從唐宋互補談起:「人詩互證」與詩歌境界》。吳忠平 攝

自然:「永恆」和「短暫」

李少君被譽為「自然詩人」,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與自然主題相關的詩歌。在講座開篇,李少君就表示,日常生活「自然而然」是最高的價值,這次梧桐山詩歌節的主題非常好,非常吻合習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精神指示。

他從「自然」談到「境界」,由「詩人」談到「人詩互證」。關於「自然」,李少君指出,自然是中國文化中最關鍵的詞彙,中國古代尊崇道法自然,自然至上的理念,在《詩經》裏面有大量的關於自然草木的描述,《楚辭》和《詩經》的區別在於,《詩經》裏面的東西都是食用、藥用的草木植物,《楚辭》更多是美好的象徵。在中國文化中,自然被看作是永恆的象徵,中國文化是內在的超越,它有一個參照物是自然,自然是永恆性和人世短暫的對比,所以自然也是中國人的信仰。

他說,中華民族古典文明人間的天堂是蘇州、杭州,如今,大家來到深圳就是因為這裏生態環境很好,一些深圳的朋友30年前在寫詩,現在也還在寫,希望在中國現代文明裏面,深圳能成為人間的天堂。

來賓們專心聆聽李少君講座。吳忠平 攝

表達:「有情」與「無情」

李少君指出,從讀者角度出發,要了解小說中的主人公,只需細讀文本,不知道作者本身不會影響對於主人公的認識。但詩歌卻不同,如果要靠近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就必須要做到「知人而論詩」。如,李白的《贈汪倫》全詩字面淺直,然而,如果讀者了解李白的生平就會發現,當時是李白人生中的低落期,舊日的好友也躲離他。此時,詩歌愛好者汪倫卻因仰慕李白請他喝酒,這份情是如雪中送炭的一份暖意。

他表示,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不同詩人都會面對不一樣的生活,存在不一樣的觀念,然而,生活的目的就是「歸真」,尋找一種本真的生活,「修辭立其誠」就是基礎。作詩的竅門也就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這個「景」就是現場,如《贈汪倫》中的桃花潭邊的這個場景,也就是有些評論家講的現場感。詩和人必須是相互印證,這個詩歌的價值才能得到提高,反過來才能理解這個詩人,如對謝湘南詩歌的理解,就要回到當時深圳、珠三角中國製造的背景中去理解。

李少君在羅湖區分享他的詩歌思想與創作體會——《從唐宋互補談起:「人詩互證」與詩歌境界》。吳忠平 攝

領悟:「無心」與「有心」

李少君講道,唐代有一位僧人園暉說「心之所游旅履攀援者,故稱為境。」什麼是心?心是能調動你所有的感覺器官來領悟世界、理解他人的感受。可以看作是種同情、共情。

李少君舉例說明,比如說我們在荷美空間看到一朵荷花,我們首先是眼睛看到,接着我們的鼻子聞到了香味,但這兩個事情是同時發生的,不會有先有後,後面調動所有器官的東西,按中國古代的說法就是「心」,你的心能調動你所有的感覺器官來領悟世界、理解他人。詩人寫詩的時候,經常會把花、草看成是有情感的東西,這是一種同情、共情。據說有科學依據,如果對花草不好,它就長得不好,你要是對它好,它就長得好。

境界:「不可學」與「可學」

通過杜甫、蘇東坡可以解釋本次講座的一個關鍵詞「境界」。李少君表示,「詩歌界有一個說法是李白不可學,李白是詩仙,杜甫可學,那是杜甫的詩可學,我的結論是杜甫可敬,但是蘇東坡可學,因為杜甫的苦難我是做不到的,但是杜甫都克服了,所以杜甫是聖人。」

「人詩互證」是要去探索作者在關鍵時刻發生了什麼。有一個民間傳說,在天水,杜甫採了藥到集市上賣時,當地的農民覺得他是讀書人卻流落賣藥,就把最好的攤位讓給了他,這對杜甫而言是很大的衝擊。在他最破落時幫到他的恰恰是最底層的人,據說杜甫由此轉變為一個人民詩人。後來,杜甫到成都,生活相對安穩後,他的詩風也發生了變化,既有自在悠閑,「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又有自然之美「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還可與鄰居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李少君指出,如果說杜甫不可學的原因是因為他是純粹的不合時宜的儒家,那麼蘇東坡可學的原因就在於他是不斷自我修鍊,在低谷中奮起的一位可及的儒、佛、道融合的大家。早期蘇軾的詩歌和杜甫的詩很相似,整體清雅別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後來,在民風比較彪悍的密州他有了一種更廣闊的視野,「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逐漸變成「豪放派」。但牽扯到「烏台詩案」的他差點被砍頭,後來不斷被發配。發配黃州後,他寫了很多代表作,如《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在惠州他領悟到「此心安處是吾鄉」,安貧樂道, 享受生活,「日啖荔枝三百顆」。再貶到海南後他心態更為自在。「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甚至離開海南時,反而留戀起當時的發配之地,「九死南荒吾不悔,茲游奇絕冠平生」。哲理性的詩歌是蘇軾自我修鍊結果的外化,「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李少君指出,把「悲」「離」看淡,黃州、惠州、儋州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道場和精神修鍊場。

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吳忠平 攝

互動:有詩歌愛好者從香港奔赴而來

此次講座由羅湖區作協主席謝湘南主持。羅湖區文聯主席楊冰、羅湖區文聯副主席魏文芳,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翻譯家、評論家,以及數十位市民,一起來到荷美空間,感受名家風采,汲取寶貴經驗。

在互動環節中,現場聽眾圍繞「羅湖應該如何推動文化事業建設」「深圳人應該如何提升文化自信「中國古體詩和現代詩怎麼融合」等問題與李少君進行了深入討論,李少君還就聽眾感興趣的主題熱心地推薦了書目。

有詩歌創作者特意從香港來到現場聆聽講座,認為「聽一場高端講座,勝過自己讀幾本書,與領軍人物面對面接觸,為自己的寫作之路指明了思考的方向。」一位羅湖區市民表示:「來公園遊玩,竟有幸聆聽李少君老師的講座,受到很大啟發,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今後我在系統閱讀方面會有很大提升。」

謝湘南對本次講座進行總結。他認為,本次講座主題對深圳詩人的創作很具啟發性,可以在一個更廣闊的時空中審視自身的創作,他鼓勵在場聽眾認真領會本次講座要旨,並應用到日常寫作中,爭取獲得新的突破。

著名詩人、《詩刊》主編李少君

李少君簡介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鄉人,198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應該對春天有所表示》等,被譽為「自然詩人」。曾任《天涯》雜誌主編,海南省作協副主席,海南省文聯副主席,現為《詩刊》社主編,一級作家。

責任編輯: 李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