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子宮頸癌是女性重大的致命癌症威脅之一,現時香港每年超過500宗新增確診個案,而超過95%子宮頸癌是由持續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發,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亦已將HPV檢測列為子宮頸癌首要篩查方法。因應傳統HPV和柏氏抹片檢測具入侵性且易產生尷尬或痛感,有香港科研人員研發尿液DNA濃縮專利技術,成功將尿液檢測應用擴大至HPV病毒,可望透過更便利的方案,幫助廣大女士預防子宮頸癌。

尿液是最容易獲取的人體樣本,採樣過程無創簡便且可頻密進行,不過由於尿液樣本中找到的目標檢測物遠低於其他體液樣本,大大限制其應用。針對此問題,香港土生土長生物科技專家、相達生物科技創辦人招彥燾成功研發了能夠處理及濃縮大量尿液樣本的PHASiFY專利技術,並全球首創應用在HPV尿液檢測上,突破目標檢測物極微量的局限,該技術能夠分析27種HPV病毒的感染狀況,準確度與現有檢測一致性高達98.1%。而相比子宮頸癌篩查採樣具入侵性,易令婦女會感到尷尬、不適或痛楚,尿液樣本可自行在家採樣,私隱度高且無痛無創,更便利女士以至男士進行HPV檢測,有助推動普及篩查,及早發現及預防監測子宮頸癌風險

招彥燾表示,檢測準確度關鍵在於樣本質量,是次技術在尿液樣本的提取目標檢測物能力超越檢測行業「黃金標準」10倍 ,透過在尿液樣本檢測基因突變或病毒感染,於提升靈敏度具巨大潛力,更有望日後應用於其他疾病篩查、監察和診斷。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