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林熹)母親是溫暖、是力量,但同時,母親也會遭遇坎坷、會脆弱,需要外界幫扶。長期在香港地區耕耘的地區「她力量」,用女性的溫柔和體恤,細心服務每一位有需要的母親。這些女性區議員或會十年如一日地為那些處在人生低谷的母親送去物質和精神的幫助,而受助的母親更讓愛延續,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用堅強和陽光的姿態面對人生,用無私堅韌的母愛灌溉下一代。 

劉佩玉募捐救急難 三孩單親媽燃希望

「每個人都會經歷人生低谷,幸好遇到許多有心人,讓我感受到香港互助互愛的精神,在最絕望的時候看到光明。」目前獨自撫養三名子女的李女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自己丈夫在一年半前突然離世,一夜間彷彿失去了一切。在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及KOL郭德英的幫助下,為她一家解決了燃眉之急,方重獲新生。「我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自己也希望可以回饋社會,盡一絲棉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發揚互助精神。」

◆李女士(右三)參與義工工作,和劉佩玉(右一)一同派發物資 。 (受訪者供圖)

夫「通波仔」亡故 頓失經濟來源

努力進修、增值自己,在空閒時會帶同子女做義工,看上去陽光開朗的李女士,原來在一年半前曾陷入人生低谷。疫情對香港的影響,原來遠超人們想像。李女士的丈夫原本從事保險生意,因為疫情導致收入大受影響,須出售正在居住的樓宇,在外租房度日。屋漏偏逢連夜雨,由於生活壓力過大,她丈夫的身體每況愈下,終在一次「通波仔」手術後無法再出來。「彷彿一瞬間失去了一切。」李女士說。

本是一名家庭主婦的李女士,面對丈夫離世,家中沒有了經濟支柱,更發現自己要負擔丈夫的許多外債。在最絕望的時候,她經朋友介紹找到了劉佩玉求助。劉佩玉在衡量了她當時的情況後,先與郭德英一同幫李女士一家拍片,在網上平台讓網民了解李女士家中的變故,呼籲善長仁翁捐款幫助李女士,解決了她在經濟上的燃眉之急,最基本的房租、奶粉錢得以有所保障。

沒有了經濟來源,帶着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只能搬到劏房居住。李女士說,當時劏房的環境特別差,甚至有老鼠會爬到床上,令子女不敢在床上睡覺。「雖然遇到如此大的變故,但都希望對子女的傷害減到最低,但當時劏房的環境,實在不利於子女成長。」劉佩玉見狀,透過向房屋署寫信及約見社工,盡力幫助李女士,終令李女士成功縮短了排上公屋的時間。

除了在經濟和住房上為李女士提供幫助,最令李女士感動的是:在她最低谷時,劉佩玉會主動找她參與社區活動,與街坊相處,認識更多朋友,這令她逐漸重拾起對生活的信心。李女士哽咽道:「除了三個子女,丈夫什麼都沒有留下,壓力真的很大!正因為有了劉佩玉及許多社會上的人士幫助,才能逐漸走出困境,看到希望。」

做義工回饋社會 傳遞溫暖愛心

溫暖和愛總會被傳遞。她說,這些幫助,令她當時心裏感到非常溫暖,因此非常感恩,只要自己有時間,就會做義工,回饋社會,她希望力所能及地幫助更多人的同時,可以讓小朋友知道,他們一家都受到過社會的幫助,讓孩子們自小培養出知恩圖報、助人為樂的精神。

長期在地區服務的劉佩玉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憶述初見李女士的感受,「她眼神飄忽無助,六神無主,看似對未來的路充滿絕望。」劉佩玉說:「我永遠深信,遇到困難的時候,若自己封閉自己,在家中獨自思考,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更會容易鑽牛角尖。」

於是,她在組織許多活動時,例如參觀文化博物館、警署時,都會主動叫上李女士,請她帶同子女前來參與,讓她看到這些基層家庭之間,是可以相互扶持,相互關懷的,希望提供更多環境和機會,讓李女士感受到人間有愛,從而帶出積極正面的觀念。「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但相信通過組織活動,讓街坊之間感受到溫暖,從而令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是我孜孜不倦從事地區工作的動力之一。」

見到李女士為了子女和自己的生活堅強蛻變,劉佩玉感嘆道:「每一個母親都是偉大的,為了家庭可以付出很多。希望普天下母親除了照顧家人外,還要好好照顧自己,願所有母親都能母親節快樂。」

「芙蓉姐」貼心關懷 離異女走出陰霾

「在我們心中,『芙蓉姐姐』是難能可貴的朋友。」這是一名單親母親對一名女性區議員付出的最大肯定。單親母親黃女士在剛與丈夫離婚之時,生活上的困難壓得她無法喘氣,甚至幾乎患上情緒病。與郭芙蓉的偶遇,成為了她痛苦生活的轉折點,在郭芙蓉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下,她的生活才逐漸回到正軌。黃女士深有感觸地說:「對於其他人來說的舉手之勞,對自己而言可能是雪中送炭,是大大的感動。」

◆郭芙蓉(左二)和黃女士(撐傘者)參與地區活動 。 (受訪者供圖)

助填表申公屋 關心生病兒子

一次恒常的派飯活動,可以改變一個家庭。黃女士回憶初遇郭芙蓉時,正值自己剛與丈夫離婚,初搬到葵青區,人生路不熟,生活上遇到許多困難,看到郭芙蓉在派飯,支援有需要家庭,問到自己是否需要。黃女士當時便感到一絲溫暖,便接受了郭芙蓉的幫助。在與郭芙蓉閒聊間,黃女士談到了自己當時的困境,亦傾訴了埋在心底的苦楚。

雖然「傾得埋」,但黃女士不敢「奢望」工作繁忙的區議員會為她提供長期幫助。不過,郭芙蓉用十年如一日的關懷,送給她一份意外的珍貴禮物:「有什麼需要,郭芙蓉都會一點一滴教我去做,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她在前面帶着我走出了一條明路。」

在她申請公屋時,郭芙蓉耐心教她如何填表;兒子學業上遇到困難,郭芙蓉會教他做功課;兒子一直有先天性疾病,每次覆診後郭芙蓉都會關心;自己情緒不穩定時,郭芙蓉會前來開解,帶她做義工,從中找到樂趣……「諸如此類的事情多不勝數,兒子也非常喜歡郭芙蓉,親切地叫她『芙蓉姐姐』,自己也跟着稱呼了。」

母親節贈禮物 賀生日送蛋糕

郭芙蓉與黃女士的相處亦總體現出她的用心。黃女士說,每一次母親節時,郭芙蓉都會送她禮物、鼓勵她,而她的兒子生日時,「芙蓉姐姐」亦會送上生日蛋糕。「原來只是在街邊認識的普通朋友,可以令自己感受到如此溫暖。」這份感動變成黃女士服務社會的動力,如今她雖已搬離葵青區,但依然抽空回到區內做義工,就是希望可以把這份溫暖帶給更多市民。

郭芙蓉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談到自己與黃女士的故事。她謙虛地表示,這只是自己做的分內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贈送福袋、物資,可以解決市民的燃眉之急,但若想從根本上幫助市民改善生活,就必須真心投入,去付出,去聆聽,才能了解市民最迫切的需求。所以自己會認真對待每一個個案,相信都可從中看到社區存在的不足。」

今天是母親節,郭芙蓉相當了解母親們的心事。她說,最近小朋友的流感風險提高,新冠確診數字反彈,相信母親最大的心願是子女健康,自己會更多派發有助兒童的抗疫物資。她也會在社區派花,雖只是一個小心意,但可表達對母親的感謝,希望藉此機會,聽取更多來自母親、婦女對地區治理的建議,希望她們的聲音能更多得到關注。

盧婉婷十年送暖 患病婦渡過「寒冬」

家住葵青區的家庭主婦劉太患有長期病,其中一個小朋友更患有自閉症,令他們的生活拮据。葵青區區議員盧婉婷在將近10年的時光裏,一直關心這一家人,不間斷地為他們送上溫暖貼心的幫助,這些幫助可能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就幫助了這個困難的家庭渡過「最寒冷的冬天」。

◆盧婉婷(左)帶劉太(右)出遊。 (受訪者供圖)

劉太與盧婉婷初識時,後者擔任地區幹事。那時,劉太經常在回家路上見到盧婉婷和街坊聊天,由於當時正值流感高發季節,她也向盧婉婷詢問了一些預防和生病的注意事項。後來,劉太的第二個孩子出世,而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盧婉婷即熱心地呼籲地區工作的同事,以及街坊鄰里,要包容接納特殊教育需要小朋友,為他們提供更友好的生活環境。

沉重的家庭負擔令劉太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節衣縮食,為此她很少在外吃飯,盡量把日常生活的花費降到最低。她說,盧婉婷了解他們家庭的情況,會經常幫忙聯繫社區其他家庭,將一些二手衣服轉贈給他們。冬天的時候,她和兒子的氣管較弱,又住在低溫的山上,盧婉婷會貼心地幫助她從別處找到一台暖氣爐,「沒有暖氣爐我們捱不過這個冬天。」

除了這些生活物質的基本保障,盧婉婷也會經常組織電影活動,邀請劉太一家參與,希望為他們的生活添些色彩。

贈抗疫生活物資 免增困難戶負擔

3年來的疫情令劉太一家面對更大的困難。劉太說,很多公園因為疫情管控措施關閉了,她的孩子無處可去,但特殊教育需要小朋友不能在家裏待得太久,盧婉婷就幫她找合適的地點讓小朋友去玩。劉太特別提到,玩的地方附近路面有些不平整,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盧婉婷即時找人幫忙維修。

盧婉婷還會經常給她送來口罩等生活物資,讓她得以戴口罩去醫院覆診,亦不至於增添額外的生活成本,又會主動聯繫告知她有用的政府資訊,「雖然都是很細微的事情,但是就是這些小事令人覺得很溫暖,讓我更有動力生活下去。」

這份動力成為愛的傳遞。雖然劉太身體有很多病痛,但她依然積極服務社區,幫助其他母親,「大家都是街坊,做母親照顧小朋友不容易,我也希望可以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盧婉婷表示,身為一名女性地區工作者,她一直秉持着「能幫盡幫」的理念。她稱讚女性能撐起半邊天,更為母親為子女和家庭的付出感動,她希望用行動為母親們加油打氣,又鼓勵更多女性到社區做義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