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樊錦詩走遍莫高窟的每一個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守望着莫高窟裏的歷史滄桑、文化紛繁。她將敦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弘揚、管理工作當成終身事業。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做人不能只為自己打算,這份獎金應該『取之有道』,更要『用之有道』,一定要使所得獎金用在有益於社會發展的事業上。」「敦煌女兒」、北京大學校友樊錦詩近日向北大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設立樊錦詩教育基金,支持北大敦煌學相關的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以及相關學術機構的發展建設。據悉,今次捐贈的資金,源於樊錦詩此前獲得的「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正能量獎和「何梁何利科學技術成就獎」以及她多年的積蓄。

樊錦詩是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她長期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奔波半個多世紀,換來了敦煌的「容顏永駐」,曾獲得「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亦被親切稱呼為「敦煌女兒」。

60年前奔赴西北大漠

60年前,畢業於北大歷史學系考古專業的樊錦詩從未名湖啟程前往西北大漠,自此開始為敦煌石窟文物事業奔走大半生。今日,她仍致力於推動北大與敦煌研究院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今天我捐贈給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這點捐款,是我應該給母校作的奉獻。我希望樊錦詩教育基金的設立,會對北京大學敦煌學研究的發展起到一點添磚加瓦的積極作用。」捐贈現場,樊錦詩為母校送上了125周年生日祝福,希望北大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樊錦詩亦十分惦念北大的學弟學妹們,多次以書信、演講、寄語等形式與同學們交流。在5月3日舉行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回信十周年座談會」上,她勉勵同學們,要在學習過程中把人生理想與國家需要緊密結合;熟讀文物保護領域的各項法規、準則,為未來工作做好準備;開闊眼界,學好外語,以開放的心態增進國際交流;珍惜校園時光,充分利用好北大優質的教學資源,努力讀書、勤於思考;向考古先輩們學習,傳承好「甘坐冷板凳」的考古精神,求真學問、下苦功夫。

北大學生:感敬佩 受觸動

敦煌學被稱為「國際顯學」,主要研究對象包括敦煌藏經洞文獻和敦煌石窟藝術兩大方面,是一門涉及宗教、歷史、考古、藝術、語言文學等多領域的交叉學科,也含有冷門絕學的領域。2019年,敦煌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共同建立「敦煌學研究中心」,聯合培養高層次敦煌學研究人才,敦煌學研究中心由樊錦詩任名譽主任。「樊先生多次強調,高等院校的教育和學術,是推進敦煌學強大的動力,是培養下一代敦煌學家的搖籃。」敦煌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榮新江說。

有參加捐贈儀式的北大學生發文稱,深感敬佩、深受觸動。「今日之見證,榮幸、震撼、警醒、追問,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青春,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致敬樊錦詩先生!願我們不負韶華,勤勉踏實,以夢為馬,終有所成。」

退休時曾捐公積金45萬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樊錦詩教育基金為不動本基金,使用基金收益用於推動北京大學敦煌學研究的開展。今次捐贈的資金,包括2019年樊錦詩獲得的「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正能量獎獎金,該獎金總額為2,000萬港元,其中一半捐給北大,另一半則捐給了敦煌研究院,以及2020年獲得「何梁何利科學技術成就獎」獎金100萬港元。在此基礎上,為使基金本金能達到1,000萬元人民幣,她又捐出了自己的數十萬元積蓄。

據悉,這並非樊錦詩首次捐贈。退休前,她每年都會從自己的工資裏拿出1萬元,捐給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堅持近三十年,每次獲獎的獎盃、獎章與獎金也都交給敦煌研究院。2014年,樊錦詩退休,又把公積金賬戶裏存的45萬元一次性捐出。

樊錦詩 北京大學官微

老一輩學者捐資情況

2018年和2019年,中華古典文學名家葉嘉瑩分兩次將3,568萬元(人民幣,下同)捐贈給南開大學,用於設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

2020年,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王寧捐資100萬元成立北師大穎民文化教育基金,支持傳統語言文字學科發展,培育專業人才。

202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學校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2021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向七一九所捐贈1,100萬元個人所獲獎金,設立「黃旭華科技創新獎勵基金」。目前,他幾乎已將個人所獲所有獎金逾2,000萬元全部捐獻,用於國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業。

2021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劉進教授向醫院捐贈1億元,設立規培專項基金,用於激勵住院醫師、帶教師資,提高住院醫師臨床能力。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教育家、清華大學原校長王大中向清華捐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部獎勵金用於設立「王大中獎學金」。

2022年,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王澤霖將3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學校;2020年,他將科研成果轉化費8,208萬元捐給學校建設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此前,數次將科研成果轉化費、獎金乃至個人存款無償捐贈給學校、科研機構和地震災區。

2022年,西南大學心理學資深教授黃希庭,向西南大學捐贈其夫婦畢生積蓄300萬元,成立「中國心理學創新基金」。

特稿:讓敦煌美傳下去 是她的一生追求

樊錦詩是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曾獲得「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人們提起她時,總是親切地稱她為「敦煌的女兒」。讓敦煌的美麗完完整整地傳下去,是樊錦詩一生的熱愛和追求。

1962年,北大考古專業的樊錦詩來到甘肅敦煌實習。「看一個窟就說好啊,再看一個還是好啊,說不出來到底有多大的價值,但就是震撼,激動。」她始終難忘與敦煌的初見。

幾十年來,她走遍莫高窟的每一個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守望着莫高窟裏的歷史滄桑、文化紛繁。她將敦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弘揚、管理工作當成終身事業。

1987年,莫高窟被批准列為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申遺的申報材料全由樊錦詩手寫。後來在她的推動之下,一系列保護條例和保護規劃出台。

為了讓敦煌石窟的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樊錦詩又帶領團隊建立起系統的「數字敦煌」資源庫,敦煌文化與藝術真正地走出洞窟、走向世界。

在這些巨大工程一一落地時,樊錦詩已近80歲,勞累奔波半個多世紀,她為敦煌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

同時,她密切關注北大考古學科的發展,也惦念自己的學弟、學妹們,多次以書信、演講、寄語等形式與學生交流。

2019年,她在書信中對新生殷殷囑咐:「做有博大胸懷和仁愛境界的北大人。」2020年,她又寄語考古文博學院的新生,要有沉潛大隱的心態和準備,將個人追求融入考古這一神聖的事業。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