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提前交還收費電視牌照,其收費電視將營運至5月底。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世上最難飛甩的有線收費電視在情人節宣布與市民分手。有線寬頻旗下有線電視昨表示已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交還收費電視牌照,擁有68萬用戶的有線收費電視將營運至5月底,即日起處理結束合約及退回按金事宜,客戶無需交還機頂盒。綜合服務用戶的其他服務包括家居電話、家居寬頻及流動通訊等不受影響。公司會保留有線新聞品牌,集中資源發展免費電視及多媒體業務,現階段沒有裁員計劃。通訊局及商經局昨回應指,有線電視近年連年虧損,經營環境困難,交還收費電視牌照純屬商業考慮,政府尊重其決定。

有線寬頻昨公告指,鑑於香港媒體市場結構急速改變,環球付費內容提供者及收費電視經營者競爭日益激烈,旗下有線電視已向政府提交申請並獲批准終止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其收費電視牌照將於今年6月1日起終止。集團將進一步推動戰略轉型,加大投資免費電視頻道和多媒體業務。

安排退按金 無需交還機頂盒

有線交代終止收費電視的善後安排,強調公司並非結業,只是結束收費電視業務,旗下的免費電視及其他業務,包括寬頻通訊、電話服務、網絡建設、流動通訊,仍會如常營運。集團將繼續加強免費電視內容,並尋找合適的國際合作機會,並計劃開拍電視劇。客戶即日起可聯絡客戶服務處理結束合約及退回按金事宜,同時無需交還機頂盒(善後安排見附表)。

但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是沒有合約期的用戶,或合約期(包括綜合服務用戶)在今年5月31日之前完結的用戶,如不想合約順延至5月31日,仍需要於完約前30日遞交終止服務通知書,否則有線將以基本月費按月提供服務至6月1日才自動終止。至於合約期超過今年5月31日的用戶,則無需遞交終止服務通知書。

集團同時澄清,現階段沒有裁員計劃,收費電視員工將調配至其他部門、包括免費電視及其他多媒體業務,公司亦會保留有線新聞品牌,並強調新聞部會繼續請人。有線新聞及有線財經媒體集團總經理、新聞及資訊總監關慧玲昨向有線新聞員工發信表示,交還收費電視牌照不代表「有線新聞」品牌已完成歷史任務,「有線新聞」將以免費電視形式,透過能覆蓋99%香港人口的大氣電波,不同的新媒體平台,以至港鐵車箱,透過3條免費電視頻道將新聞內容帶給更多觀眾。

政府:交還牌照純商業決定 

政府昨日表示,有線電視於2022年9月底分別去信商經局局長及通訊局主席,提出向行會申請終止其收費電視牌照。通訊局認為有線電視在牌照下並沒有尚未履行的義務及責任,並知悉該公司已就終止牌照為訂戶制訂退出或轉用安排。行會在考慮通訊局的意見後,同意有線電視交還牌照一事純屬商業決定,應由有線電視自行評估其業務前景,政府不應施加不必要的離場限制,因此批准有關申請。

須妥善處理訂戶退出等事宜

商經局發言人表示,有線電視近年連年虧損,經營環境困難,交還收費電視牌照純屬商業考慮,政府尊重有關決定。政府理解有線電視是次申請不會影響其母公司有線寬頻旗下集團公司的其他業務,包括奇妙電視的免費電視服務及電訊(包括寬頻和固網電話等)服務。事實上,奇妙電視剛於去年底新增一條免費電視節目頻道,主要提供新聞和資訊節目,為觀眾提供更多節目選擇。政府已提醒有線電視須妥善處理訂戶的退出或轉用事宜,以保障消費者權益,亦須嚴格按照《僱傭條例》的相關要求處理終止收費電視服務後的員工後續安排。

有線電視的收費電視牌照於2016年12月獲行會續期12年,原本有效期由2017年6月1日至2029年5月31日。有線寬頻年報顯示,公司自2007年錄得1.81億元盈利後,2008年起連續14年錄得年度虧損,累計虧蝕逾35億元,最新2022年度中期業績亦蝕2.26億元。而截至2022年6月底,有線收費電視用戶68萬名,較2002年取得世界盃獨家轉播權高峰時逾110萬名用戶,大減近40%。

有線就交還收費電視牌照善後安排

▶ 在正式交還牌照前,盡力確保所有現有客戶可以繼續收看收費及免費電視頻道內容;

▶ 採取一切可行措施,確保在交還牌照後,市民可以繼續接收現有的免費電視頻道;

▶ 有線電視用戶可選擇保留現有機頂盒等設備,公司會提供適切的指引和建議如何處理;

▶ 針對個別有需要用戶如年長人士,公司會主動聯絡提供協助。如用戶無意保留設備,可到公司回收點交還;

▶ 有線電視隨即透過電郵、公司網站、Facebook、手機短訊、信件及月結單等多個不同渠道通知用戶有關服務終止的詳情及上述各項安排的具體資料,並提供多個渠道供查詢。各項安排的資料亦可在以下網頁連結中找到:[https://csweb.cabletv.com.hk];

▶ 為答謝用戶,有線電視將於2023年2月15日起直至5月31日,開放10條包括娛樂、電影、兒童及紀實等類別的收費頻道予所有住宅收費電視用戶收看。

終止快到期收費電視合約注意問題

●合約期6月1日或之後才完結,需否遞交終止服務通知書?

●不需要,合約會於6月1日自動終止。

●合約期5月31日或之前的日子完結,需否遞交終止服務通知書?

●需要,需於完約前30日遞交終止服務通知,否則將以基本月費按月提供服務至5月31日。

●服務沒有合約期,需否遞交終止服務通知書?

●視情況。如希望5月31日前終止服務,需要30天通知期;如想使用服務至6月1日則不需要。

●綜合服務用戶(即簽約時連同其他服務如家居電話、家居寬頻、流動通訊等),合約期會於6月1日或之後的日子完結,需否遞交終止服務通知書?

●不需要,收費電視服務於6月1日自動終止,其他服務則如常提供不受影響。

●綜合服務用戶合約期於5月31日或之前的日子完結,需否遞交終止服務通知書?

●需要,需於完約前30日遞交終止服務通知;否則將以基本月費按月提供服務至6月1日自動終止。

●申請有線電視服務時繳付了按金,款項如何退回?

●按金會於完約後或5月31日後 [扣除欠費(如有)] 90天內寄回支票。 如是綜合服務用戶,按金會保存至客戶所有服務(包括:寬頻、家居電話及流動電訊) 完約後 [扣除欠費(如有)] 90天內寄回支票。

●有線18台 (賽馬頻道)以後在哪裏觀看?

●可在「賽馬GPS」應用程式收看,優惠月費38元。

收費電視難捱 僅剩Now TV

(記者 周紹基) 有線寬頻獲政府批准交還本地收費電視牌照,這是繼2017年電視廣播(TVB)之後,再有電視台交還收費電視牌照,目前市場上只剩下電訊盈科旗下的Now TV一家收費電視。近年在互聯網免費資訊及串流平台等新媒體衝擊下,本港電視行業經營非常困難,亞洲電視更於2016年「熄燈」,向政府交還頻譜。

事實上,有線亦連年虧損,甚至自永升於2017年入主有線以來,虧損還繼續擴大。年報顯示,其已連續14年半錄得虧損,累計超37億元。近年媒體市場結構急速改變,全球的收費電視,都被Netflix、Disney+等網上付費串流平台打殘,競爭日益激烈。同時,本地免費電視市場同樣出現結構性轉變,大量廣告收入都流向新媒體,令電視的收入大不如前。

免費電視台積極轉型求存

好像電視廣播(TVB)自2018年開始便由盈轉虧,至2021年已經連虧4年,虧損數額亦由2018年的約2億元,升至2021年的6.46億元。不過,TVB近年與內地電視台加強合作,除拍劇外,還與八大地方衛視共同打造多個綜藝節目,令收益劇增。TVB公布的2022年度中期業績,收入升幅高達46%。加上TVB也積極開發視頻串流業務,以及電商平台,顯示該間本港最大的免費電視台積極轉型求存。

回顧歷史,有線電視剛推出時,為了與TVB競爭,打出三大重點業務,包括全日24小時新聞、大量播放電影,以及天價奪得歐洲四大足球聯賽及世界盃轉播權,自製劇與綜藝節目一直是弱項。到了Now推出,多次以更高價搶走足球轉播權,港產電影也不振令電影台吸引力大減,有線目前只剩「有線新聞」這個品牌。

繼續發展「有線新聞」品牌

有線的聲明指出,未來會推動戰略轉型,希望更有效利用資源,加強免費頻道和多媒體服務的投資,並保留及繼續發展「有線新聞」,透過現有3條免費電視頻道為觀眾提供新聞資訊。但由於煲劇是港人主要娛樂之一,在面對Netflix、Disney+,甚至內地的愛奇藝及騰訊視頻都在劇集市場分一杯羹,加上現有的TVB、Now自製劇,有線即使往後資源集中在免費電視業務,若沒有超大型投資,也難以跟上述勢力作競爭。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