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荔灣區存在社區傳播風險,當地啟動「核酸+抗原」雙檢測。圖為11日下午,荔灣區一小區發放抗原檢測包。記者敖敏輝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據廣東省衞健委通報,2022年11月11日0時至24時,廣州新增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3180例,單日新增感染者首次突破3000例,5天累計新增感染者突破10000人。目前,廣州正利用周末契機,加大了對重點地區的「攻堅」,包括海珠區首次全域管控,禁止人員和車輛流動。

廣州海珠區、荔灣區、番禺區是當前病例高發和社區傳播風險較高的區域。其中,「震中」海珠區仍然高度集中在鳳陽街康鷺片區,華洲街龍潭片區、南洲街大塘管控片區病例數有上升趨勢。荔灣區西村街、站前街疫情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風險區域內仍有續發病例,另有衝口街、白鶴洞街檢出陽性個案,存在社區傳播風險。番禺區方面,洛浦街、大石街、鍾村街疫情呈局部聚集態勢,橋南街、小谷圍街有社會面新增個案,陽性個案職業構成複雜,社區傳播風險仍然較高。

針對疫情的海珠區,廣州採取更為嚴格的措施。從11日起至13日,廣州強化海珠區全區疫情防控措施,交通管控方面,地鐵、公交、的士、網約車暫停服務,海珠區內出入口封閉,私家車、電動車不得外出。同時,全區農貿市場暫停營業,各生活超市正常對外開放。

荔灣區則加大全區篩查工作,除了全員核酸篩查,還為全區100多萬人口每人發放5份抗原檢測包,市民在家中自測,並上傳結果。

圖為進入海珠區的鶴洞大橋,已封閉,顯得冷冷清清,只有物資保障車輛進出。記者敖敏輝攝

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廣州已對風險地區等級劃分做了調整,次密接亦已解除隔離。11日晚,廣州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張周斌與央視《新聞「1+1」》節目連線時表示,按照優化防控政策二十條的要求,不再甄別劃定中風險區,由原來的「高、中、低」改為「高、低」,實際上對於疫情處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科學、更加精準地劃定高風險的區域。

他續指,特別是發生在城中村的疫情,對高風險的劃定,挑戰尤其大。在城中村,一些樓和樓之間的間距非常近,也就是通俗說的「握手樓」,這非常考驗流調的功力,需要更加科學地完成現場的調查和勘察,更加科學地劃定風險區域。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