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歡迎暫緩航班熔斷措施,認為有利航空業和旅業復甦。圖為前年7月16日,香港機場旅客出入境情況。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宣布,經初步檢視數據及科學分析後,認為持續加強抵港人士核酸檢測更能有效阻斷輸入個案,故決定即日起暫緩個別航線「熔斷機制」直至另行通告。同時,抵港人士由今日開始在酒店檢疫時額外在第三天增加一次核酸檢測。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解釋,目前輸入個案佔每日整體確診數字少於10%,「熔斷機制」效益不大,反打亂旅客行程。有防疫專家強調,只要確保旅客來港前核酸檢測呈陰性,以及已預訂酒店檢疫,新措施不影響「外防輸入」,但認為特區政府仍要對違規航空公司追究。 

特區政府發言人昨日表示,香港整體確診個案上月中起達4位數字且持續上升,同期海外或台灣地區抵港者的確診率徘徊1%至3%,每日僅錄得數十宗至少於200宗輸入個案,佔整體不足10%,逾半均在機場核酸檢測發現。其後在酒店檢疫期間包括第5天核酸檢測,已可揪出大多數輸入個案,輸入風險引發社區感染相對極微,因此決定由今日開始,抵港者須在酒店檢疫第三天做多一次核酸檢測,以盡早發現感染者,阻斷輸入個案流出社區。

至於航線「熔斷機制」,發言人表示,要求出現大量確診個案的航班「禁飛」香港,或會打亂乘客來港行程,在機位和檢疫酒店供應緊張時,衍生的社會成本相當高。以航線熔斷5天為例,影響數以千計旅客,重新預訂指定檢疫酒店可能有困難,而7月及8月是港人尤其是留學生回港高峰期,機制造成的社會成本極大,亦為留學生及其家庭帶來不必要困擾,故決定即日起暫緩個別航線「熔斷機制」,現時正按機制停飛的航班亦可受惠重飛。

方便在外年輕人回港團聚

發言人表示,新措施是特區政府經審慎檢視相關數據,考慮現正值留學生回港高峰期後作出的決定,讓身處外地的年輕人暑假順利回港家庭重聚,亦可更精準和更有效阻斷輸入個案流入社區,以最低的社會成本達至最大抗疫效益的目標。

特區政府會繼續優化抵港者檢疫和檢測措施,包括機場及指定檢疫酒店的運作流程,以及核酸檢測能力和速度,以更精準方式落實嚴謹「外防輸入」措施,便利對社會經濟復常必要人員往來。

張竹君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指出,昨日有172宗輸入個案,98宗即57%在機場檢測發現,33%即57宗是酒店檢疫期間確診,餘下17宗即約10%完成檢測進入社區後才確診,但絕大多數也是病毒量低的「復陽」個案,故「熔斷機制」對降低「外防輸入」風險作用不大,加上檢疫酒店需求緊張,熔斷只會打亂旅客行程,故暫緩實施。

輸入個案及佔整體個案比率

醫生:加強核酸檢測更有效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亦認同,「熔斷機制」的防疫作用不大,「該機制是熔斷個別航班,不是熔斷整個地區,所以旅客仍可轉機及經第三個地方來港,對外防輸入並無影響,要減低染疫人士將病毒帶入香港社區,最重要仍是規定旅客來港前核酸檢測呈陰性,以及已預訂酒店隔離檢疫,這樣可減低受感染人士來港的機會,且檢疫酒店配額亦能控制入境人數。」

他指出,航班「熔斷機制」,實際作用是要航空公司確保登機旅客符合核酸檢測和預訂檢疫酒店要求,航空公司未遵守規定便須承擔「熔斷」後果。雖然特區政府暫緩實施該機制,但日後若發現有乘客未符合有關規定抵港,特區政府也應知會有關的航空公司,並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

對特區政府要旅客入住檢疫酒店第三天進行核酸檢測,他認為有此需要,「其實以往Delta病毒流行時,抵港旅客第三天檢疫也要做核酸檢測,現在只是恢復安排,加強核酸檢測有助及早發現個案。」

抵港檢疫流程(註):

1. 在香港國際機場通過快速抗原檢測及核酸檢測後,隨即到指定檢疫酒店接受14天強制檢疫(*符合條件人士可於抵港第七天提早完成檢疫,其後7天進行自行監察,但須持7晚指定檢疫酒店預訂確認書)

*已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士及/或其陪同的11歲或以下小童抵港第五天的核酸檢測和第六天及第七天的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均為陰性,可提早完成檢疫,並必須離開指定檢疫酒店

2.其間每天接受快速抗原檢測

3. 抵港第三天接受核酸檢測 (新增要求)

4.抵港第五天接受核酸檢測

5.抵港第九天接受核酸檢測(必須接受14天強制檢疫或選擇不提早完成強制檢疫的人士於抵港第九天不需接受核酸檢測)

6.抵港第十二天接受核酸檢測

7.在確認第十二天核酸檢測及第十四天快速抗原檢測陰性結果後,可離開指定檢疫酒店

註:有關要求只適用於來港前曾在台灣或海外地區逗留人士

資料來源:衞生署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