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順利舉行完善選舉制度後首次立法會選舉投票。圖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左二)與選管會主席馮驊(右二)等一同打開票箱。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子京)香港特區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立法會選舉昨晚圓滿結束,全港逾130萬名選民都投下了共建香港的一票。在選舉委員會界別、功能界別、地方選區三大板塊中,選委會界別的投票率高達98%,30個功能界別中亦有18個界別投票率逾七成,當中7個的投票率更逾九成。其中,代表全港社會利益的選委會界別,40名議員今晨1時多出爐,包括了學者、青年、專業人士、政黨中人、宗教界人士等,既有新面孔,亦有現任議員,其他板塊的選舉結果亦陸續公布。政界人士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選委會界別候選人具有廣泛代表性,近1,500名選委選出來的40名議員,代表了全港利益和國家利益,體現全社會的關注期待,是新選制進步性及優越性的體現。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昨日早上8時半開始投票,其中今年9月由社會各界票選出來的1,448名選委,投票情況尤其踴躍,至下午3時半投票率已破九成,至投票結束前一小時的晚上9時半,投票率已高達98.14%。

30個功能界別的投票率亦不遑多讓,截至昨晚9時半,有18個界別投票率逾七成,當中7個界別投票率更是逾九成,惟個別界別投票情況較為冷淡,令整體功能界別的投票率拉低至30.92%。

10個地方選區的投票率介乎26.66%至30.85%,其中投票率最高的為新界西南選區,其次為九龍東、九龍中。

●元朗商會小學票站未開門,等候投票的市民已大排長龍。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代表不同利益具廣泛代表性

隨着昨晚10時半投票結束,點票工作亦緊接着開始。晚上約11時,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及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在會展中央點票站率先倒出票箱內的選票,其後工作人員陸續分類和點算。地區直選投票站及三個邊境管制站則在選舉結束後變成點票站,點算地區直選選票。功能界別的票箱則全數運送到中央點票站,以點算選票。

選委會界別的結果今晨1時40分左右出爐,40個當選人中包括學者、青年、專業人士、政黨中人、宗教界人士等,既有新面孔,亦有現任議員,形成覆蓋全面、代表廣泛的一大議會板塊。

全國政協常委譚錦球表示,本屆立法會選委會界別投票率超過98%是最大亮點。近1,500名選委積極參與立法會選舉,推薦提名了高素質、高水準的51位選委會界別候選人。當選者有廣泛多元的背景,代表香港不同階層、不同利益和不同政治光譜。今次選舉中,選委展現投票熱誠,以手中選票支持新選制,「他們所選出來的議員不僅是代表個人,更是代表了全港利益和國家利益,是新選制進步性及優越性的體現。」

●昨晚10時30分,香港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投票順利結束,位於灣仔軒尼詩道官立小學的投票站關上大門。 中新社

體現制度優越性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盧瑞安表示,選委會界別的投票率高,反映出選委對新選制的信心,這些當選議員的賢能之士來自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背景和經歷,相信他們會讓下屆立法會「五光十色」、大放異彩,「這樣代表不同利益的議員在議會有平等的發言機會,在以往的立法會難以想像,更體現出是次選舉的優越性。」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蔡毅表示,完善選舉制度後,大家普遍認為選舉公平、公正,候選人質素亦各有亮點、優勢,同時關注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激發選委積極投票,相信當選者可以為國家、為香港、為市民擔當好議員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姚志勝表示,選委會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以超過九成的高投票率如實履行選委職責,根據候選人的才華才能選好了40位立法會議員。當中有舊人連任,也有新人當選,當選者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界別、不同階層、不同專業,充分反映新選制下選委會發揮了讓社會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參政議政的均衡參與功能。

2021年立法會選舉專題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