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香港教育界近年先後經歷黑暴與疫情打擊,隨着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多年來以政治凌駕教育致亂象叢生的教協亦宣布解散,香港社會各界都期望本港教育能重回正軌,迎來新氣象。香港文匯報專訪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新學年開始前分享重塑香港教育的方向。他表示,香港國安法自去年實施後,香港社會重回穩定,加上全港市民同心抗疫,已具備基本條件,讓社會和教育界重新向前。局方未來會加大力度推動價值觀教育與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同時會繼續做好教師培訓與溝通工作。他形容,香港教育已開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相信未來一年會開始見到各種變化,逐步重建社會對教育界的信心。 

「未來日子我們會更重視回歸教育重點工作,做好例如價值觀教育、國民身份認同等,亦會在教師培訓方面多做工夫,重建社會對教育界和老師信心,之後才會考慮其他制度上的改變。」楊潤雄解釋,2019年修例風波對學界毫無疑問是很大挑戰,「社會動亂入校,影響學校正常運作……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團結教育界,專業地去做好教育工作,培養學生成為守法守規,有國家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為香港社會、國家貢獻的青年人。」

他提到,教育局自修例風波以來,一直有與教育同工反思,包括在守法精神、國民身份認同培養上是否做得不夠,令部分學生缺乏法治精神、守法概念。為此,局方與教育界於過去一年多已多下工夫,尤其是價值觀教育與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會是持續重點工作。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出,在新學年開始重塑香港教育的方向。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已提醒學校紀念日辦活動

「這些不止是純粹知識上的事,知識以外還有情感、實際行動。因此不止是課堂講解,亦會透過課外活動,包括姐妹學校、參加交流、到內地服務、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親身見聞等等,逐步培養學生相關精神、感情和行動,必須要持之以恒去做。」他舉例說,局方已為學界準備一份國民教育活動策劃年曆,提醒學校來年那些日子可配合國民教育工作,「例如每年開學禮的升旗儀式、抗日戰爭紀念日等等,方便學校於這些日子多作跟進。」

國家教育部近日公布了《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楊潤雄表示,局方有留意相關文件,並會詳細研究和思考對本地國安教育有何參考之處,「大家應該都見到,當中(《綱要》與香港國安教育課程文件)也有一些相同地方,亦有可能因應內地與香港過往制度上的差異,令一些做法會有不同,這些我們會再檢視,但我相信在培養國民身份認同的宗旨與目標,是不會有分別的。」

他強調,香港的學生也是國家的學生,國民身份認同自然是有一致看法。至於推行國民教育的目標,楊潤雄坦言這工作「好難有把尺話要做到點才足夠」,局方會因應社會變化、學生需要,透過活動、教材等方面不斷優化,目標讓學生和整體社會的國民意識不斷提高。

擬晤教師聆聽意見和建議

在教師培訓和溝通方面,楊潤雄表示,局方由去年9月開始,已加強了教師專業操守及價值觀,憲法、基本法及國安教育等的培訓。他又分享指,自己跟副局長蔡若蓮於修例風波前有個習慣,就是每隔兩至三星期會輪流落區跟前線教師見面,「如疫情許可新學年會重新去做……我們尊重教育團體表達的意見,但同樣珍惜直接跟老師們溝通,聽他們訴說教學遇到的困難,或對未來方向的意見。」

他又歡迎教師與業界組織就教師權益主動與局方聯絡,「局方過去接獲很多投訴個案,是老師們直接聯絡,數量比經教協轉介的更多……老師們可放膽找我們,傳個電郵就可以,好容易。」

對最近有新教師工會籌組誕生,楊潤雄表示,局方會以一貫原則看待,「大家多了解是好事,會了解其背景,成立目標等……最重要是我們希望教育界的組織,都能以服務教育界同工,以學生利益、業界利益為依歸,我們就樂意跟它(們)有好的合作關係。」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接受專訪。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責任編輯: 秦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