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日,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下稱全經聯)12日發布報告稱,近30年間韓國主要經濟指標趕超日本,但技術競爭力仍處於劣勢。

首爾街景

據海外網援引韓媒12日報道,全經聯表示,按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發布的國家競爭力排名,1995年韓國和日本分列第26、第4名,2020年則分列第23、第34名。標準普爾、穆迪、惠譽三大國際信評機構發布的韓國主權信用評級都較日本高出兩個等級。

從反映物價和匯率水平後衡量國民購買力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來看,以購買力平價(PPP)為準,2018年韓國(43001美元)趕超日本(42725美元)。

在宏觀經濟指標方面,韓國和日本的差距縮小。1990年韓國和日本名義GDP分列第17、第2,2020年韓國名次上升至第10,日本則降至第3。2020年韓國出口總額5130億美元,達到日本的80%水平。按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發布的各國工業競爭力指數,1990年韓國和日本分列第17、第2名,2018年韓國排名升至第3,日本則降至第5。

但在科學技術領域,韓國還落後於日本。從全球研發投資千強企業來看,2020年入榜的日企數量較韓國多出5倍以上。在材料和零部件領域,韓國對日逆差從1994年的83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54億美元。此外,韓國尚無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獲獎者,日本到2020年有24人獲獎。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