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博)一直政治凌駕專業的教協日前忽然宣布解散。雖然該會過去在購物福利及工會權益支援上確向教師提供不少服務,惟其近年煽暴縱「獨」專搞政治更是眾所周知,早已有多名教育界人士表明,替代組織與服務將會應運而生,令教協的角色近乎「可有可無」。教聯會會長黃均瑜昨日透露,已經有新的教師工會成立中,負責處理教師權益及求助個案,教聯會則會注重教育政策。據了解,有3個新成立的工會與教聯會均有合作關係,分別處理年輕老師、幼兒教育等工作。教評會主席何漢權則建議,當下應從「頂層設計」入手,讓民間真正的教育專業團體有計劃地重組及與特區政府教育局合作,成為規劃香港教育的主要力量。 

●黃均瑜

隨着教協解散,如何讓香港社會真正熱心教育的機構組織,凝聚一股新的力量推進專業和教師福利權益,成為教育界共同關注事宜。教聯會會長黃均瑜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教協因政治原因而解散,會員或感到可惜,但事實上,該會過往政治掛帥的舉措令公眾對教育界產生負面形象,單是三番四次阻撓接種疫苗一事,就足見教協致力影響政府施政,加上教協未有與暴力、分離主義及失德教師割席,毫無疑問已踰越了道德底線,「教協解散對教育界是『得』大於『失』!若有人牽涉犯罪,不會因教協解散而免除法律責任。」

●何漢權

新工會聚焦教師權益

他坦言,教協過去確實能為部分教師爭取權益,但教師亦可向不同教師工會尋求協助。他透露,現在已經有新的教師工會成立,目前正張羅人手配置、工作程序、洽商合作夥伴等事宜,惟教聯會不會成為新工會,而是注重於教育政策,新工會則會主力處理教師權益及求助個案,協助教育界重新出發。

黃均瑜其後又向傳媒透露,部分新工會由教聯會理事、友好等人組織,當中包括年輕老師代表、專責幼兒教育工作的工會等。教聯會正與不同工會協調,包括借出會址予新工會作申請程序。據了解,今年新登記的教育相關工會中,有3個登記地址與教聯會相同。

教育須團結放眼未來

教評會主席何漢權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雖然教協已經解散,但香港教育界不會因此而停滯不前。為了面對新時代的各種挑戰、推動社會往前發展,教育必須放眼未來,大家要倍加珍惜香港與國家生命共同體的關係,「教育好下一代是『重中之重』的任務,我期望教育界能夠團結一致,為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在實際層面,他認為當務之急是做好「頂層設計」,讓教育局與真正的教育專業團體合作,「在民間默默耕耘的辦學團體、教育團體及各學科團體,要有計劃地重組起來,成為規劃香港教育的主要力量!」

何漢權呼籲香港社會各界「應該以愛護學生、尊師重教,為提振香港教育積存基礎,致力發展科創及文創,將香港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亞洲教育樞紐,共建香港美好明天。

梁振英質疑假「散檔」真毀證

(記者 姬文風)教協近日發表一連串「褪軚」聲明,極力營造「洗心革面」的假象,至前日突然宣告「決定解散」,這般轉折令各界擔心其背後存有其他動機。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昨日在社交網站發帖指,教協連日積極剷除於網站存放的政治和社會參與記錄,質疑教協「解散」只是假動作或緩兵之計,目標是要爭取時間銷毀證據。不少網民紛紛促請執法部門徹查教協,勿讓有心人借「解散」之名逃避卸責。

梁振英發文質疑教協「解散」是假動作。fb截圖

梁振英昨日在社交網站指出,所謂「解散」必須是在處理所有教協的資產、財務和權責問題後才可以完成,到時教協才算是消失,「教協的所謂『解散』恐怕沒有表面上看的簡單。交給會員投票的解散動議『怎樣』寫,大家拭目以待。」

他在另一帖文中進一步指出,近日教協正在剷除網頁的部分內容,包括在「社會」一欄存放的政治和社會參與記錄,包括呼籲罷課、參與「民陣」、「支聯會」和職工盟的遊行示威、「反國教」、參與佔中、參與「真普選聯盟」、反對「白皮書」、反對人大常委會「8·31」 決定,還有在反修例期間的聲明,包括譴責警方等,均已被剷除。「教協至今仍未宣布解散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我看事有蹺蹊,教協理監事會宣布解散教協,可能是假動作,或者是緩兵之計,以爭取時間,銷毀證據。」

網民促調查教協所有文件

不少網民均認同有關當局應盡早介入事件,以免錯失時機。「Yonnie Tse」說:「考慮到大眾利益,警務處應即時派商業罪案調查人員接管所有教協財產,包括一切文件檔案,以防造假!防止罪案,警方有責!」

「Andy Ho」表示:「第一步,應該由保安局凍結教協現在所有資產;第二步,由國安署調查教協是否有違國安法;第三步,由保安局去取締教協;這三步必須要快,絕不能給教協有機可乘轉移資產!」

團體請願促凍結教協資產

(記者 子京)教協宣布解散,但不代表可逃避法律責任,有團體昨日到灣仔警察總部外請願,舉報教協去年6月、7月曾借出場地予攬炒派參與非法「35+初選」,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又懷疑教協可能借「解散」為名,實際轉移資產,要求警方徹查事件,即時凍結教協名下所有資產。

市民請願促凍結教協名下所有資產。 團體供圖

「香港政研會」及「23同盟」昨日指出,2020年6月9日及7月9日,教協分別借出位於旺角及銅鑼灣的兩處場地予非法「佔中」幕後黑手戴耀廷等人,舉行所謂「『民主派35+』協調機制記者會」及「『民主派』初選簡布會」。目前,大部分曾參與「初選」者因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而教協提供場地,涉及進行煽動、協助等行為,同樣有違反香港國安法之嫌。

他們並提到,教協雖然宣布「解散」,但其中涉及大量資產,質疑有人可能藉「解散」為名,實質轉移資產,而這些資產屬於工會法人還是慈善法人,值得社會及警方關注:慈善資產不屬於個人,不能個人分攤自肥;工會資產必須根據《職工會條例》,由清盤人接管,並由職工會登記局局長監管。他們要求警務處國安處接手調查,及即時凍結教協名下所有資產,防止有人試圖轉移,或「借屍還魂」另起爐灶。

教協超市掃平貨

(記者 盧博)教協前日宣布解散,連帶該會銅鑼灣及旺角的超市亦要「執笠」,一連兩日吸引大批會員排隊瘋狂掃貨。超市現場人多擠迫,超市要進行人流管制,會員要取籌才能入場,兼限制購物時間為每節半小時。不過,由於昨日的進場籌號早已派完,實施措施後現場一度混亂,不少會員到場後才得知新安排,卻無即日籌可取,要白行一趟,對此深感不滿。現場有不少市民表示,除了超市等服務外,教師更需要新的工會,可讓教師有途徑發聲。

眾多會員懶理教協解散,開心赴教協超市掃平貨,現場一度混亂。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退休教師批安排不合理

教協現於銅鑼灣及旺角的會址有經營零售服務,售賣文具、家電、生活百貨等,以低廉價格吸客。在教協宣布解散後,不少會員「興致勃勃」地到超市「執平貨」及「打卡」留念。不過,掃貨會員眾多,旺角及銅鑼灣的超巿改以派籌形式分時段開放,半小時一節,每節派籌70個。

由屯門出發到教協銅鑼灣超市的退休教師黃女士表示,到達時才發現所有籌已派發完畢,只能空手而回,並批評有關安排不合理。亦有教師坦言,沒有關注教協的政治取向,故不評價其解散的決定,但不希望失去教協所提供的福利。

有在銅鑼灣超市購物的教師表示,教協解散難免令員工失業,教師亦失去購買平價教材及教具的地方,故期望日後有類似團體可以為教師爭取福利。被問及教聯會透露即將成立的新工會,該教師表示支持,並樂意成為該會會員,又希望政府能資助成立新工會,既可吸納被教協遣散的員工,亦可提供途徑予教師尋求各種支援。

責任編輯: 秦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