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教協會長馮偉華昨日以所謂「經理事會一致通過及監事支持」,突然宣布決定解散教協,更在記者會上宣稱「懇請」、「希望」、「相信」會員能夠理解有關決定。教協亦在新聞稿上聲稱「將按會章及相關法例處理解散安排」,但香港文匯報記者翻查教協會章,發現其中清楚寫明「本會必須有全體合格會員三分之二或以上以秘密投票表示同意方得解散」,明顯跟馮偉華的說法有出入。另一方面,會章亦明文規定教協「餘款由合格會員均分或依照會員代表大會之決定處理之」,亦疑跟馮偉華宣稱「希望為員工設立額外特惠金」做法相違背。教協作為有9.5萬名會員的工會,如今竟疑被理事會31人「騎劫」,其數以億計的資產更可能「無王管」任憑揮霍,實有必要向公眾清楚交代,不容蒙混過關。

●本港多個團體日前示威請願,譴責教協荼毒師生。 資料圖片

根據教協在2021年5月7日職工會登記局立案的章程,第二十條「解散」當中清楚寫明「本會必須有全體合格會員三分之二或以上以秘密投票表示同意方得解散」、「遇前項解散時,本會所欠一切合法債項皆須清還,餘款由合格會員均分或依照會員代表大會之決定處理之」。

馮偉華等多年自把自為

根據馮偉華昨日在記者會上親口供認,今次教協解散「並不是好早想到這個選項(解散),而是近幾日做的決定……是做得突然的」、「懇請各位理解決定」。他並提到解散是「經理事會一致通過及監事支持而作出」,往後還要「盡快召開特別會員大會」,種種說法均直指馮偉華等理事「先斬後奏」,自把自為作出解散決定,並無按照會章規定,先徵得6.3萬名會員投票同意始開始解散程序。

翻查教協資料,應屆理事會名單中只有31人,換言之,該31人一致通過便決定了這個擁有9.5萬名會員的工會命運。事實上,昨日曾有記者質問馮偉華:「點解一定是解散,而不是理事會總辭?」馮僅以「無咩補充」避答問題,充分反映教協如今落得解散下場,是馮偉華等人多年「騎劫」所致。

●本港多個團體日前示威請願,譴責教協荼毒師生。 資料圖片

梁振英促交代資產去向

此外,馮偉華昨日被問到有關教協解散後的資金去向時,其答案是「第一是要畀足遣散及相關費用……如果仲有餘款,理事會希望能夠善待員工……我唔排除希望額外做特惠金」,而這又是其涉嫌違反教協會章的另一鐵證。

香港文匯報翻查教協2020年度的周年財務報告,其營運收入達3億451萬元,其中單是超市、訂購和綜合服務收入已逾2.4億元,而該會流動資產亦達1.25億元,加上旗下多所物業,其總市值估計高達4.3億元,教協解散後若有人自作主張決定餘款用途,對教協9.5萬名會員又是否公道?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昨日在社交網站上發帖,強調說:「教協的理事們必須交代清楚教協數以億元計資產的去向!」他又質問「一向標榜民主的教協」:「在作出這重大決定(解散)之前,不要說公投,有徵求會員的意見嗎?」他批評馮偉華、葉建源的態度根本是「朕即教協」,毫不顧慮會員聲音。

● 梁振英fb發帖促教協交代資產去向。 fb截圖

教協財政情況

●2020年度營運收入:3億451萬元 (包括超市、訂購和綜合服務收入2億4,037萬元,保健中心收入3,473萬元,會費收入760萬元,課程學費收入530萬元)

●過去5年每年收入均超過3億元

●流動資產1億2,536萬元 (存貨佔12%、現金及銀行結餘佔84%)

●非流動資產的淨值8,100萬元,其中物業佔了91%

●淨資產1億4,828萬元

●今年3月,教協以5,900多萬元購入新蒲崗3個商業單位,連同旺角好望角大廈、中僑商業大廈、銅鑼灣永德大廈會址等自置物業,估計市值達4.28億元

資料來源:教協2020年度財務報告、綜合資料

教協近月割席、褪軚時序表

(記者 余韻)一直在政治上搞風搞雨的教協,自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今年3月起陸續與其他敏感組織如「民間人權陣線」、「支聯會」等連環割席;直至近日教育局宣布全面終止與教協的工作關係,教協又一連數日褪軚「認衰」,先後發聲明宣稱要聚焦教育工作、成立「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等,意圖垂死掙扎,並逃避法律責任。教協本希望透過一連串「洗底」工程保命,但社會各界並不收貨,教協只能解散收場。

3月14日:教協宣布「考慮到最近的政治形勢,決定終止參與『民陣』的工作及會議,即時生效」。

6月:教協會長馮偉華以「政治環境變差」為由,與「支聯會」分道揚鑣,當時不少法律界人士表示,縱然教協退出有關組織,但有關人等亦難逃法網。

7月31日:教育局宣布不再承認教協作為教育專業團體,全面終止與教協的工作關係。

8月3日:馮偉華向全體會員發電郵,聲稱教協「今後將聚焦教育專業和權益的工作,全力做好工會的本業,服務會員」。

8月4日:教協發聲明稱退出「職工盟」,原用於支援「黃師」的「教協訴訟及緊急支援基金」,「今後將聚焦處理有關會員勞資糾紛及權益的訴訟及援助」。

8月5日:教協一改立場,宣布成立「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聲稱要推動教師「正面認識中國歷史、國情和文化」、「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云云。同日,教協還稱會退出國際教育組織,試圖與外國勢力「脫鈎」。

8月6日:教協將所有涉及違法「佔中」及「抗命」等教材下架,同時位於旺角會所、「以外判方式獨立營運的書店」,已於6月底結業,原址改為會員服務櫃枱及職員辦事處 。

8月10日:教協宣布解散。

【記者手記】規避不利提問 教協盡顯獨裁

教協表面上是「標榜民主」的工會,實際上極盡專制,絲毫不接納反對聲音的「獨裁」組織。這種處事態度不僅於教協理事會如何處理解散事宜及資金去向時盡現人前,就連在昨日記者會的發問安排,亦可見一二。

根據記者現場所見,昨日的記者會安排表面上是舉手發問,但實際卻是全憑教協主持挑選指定傳媒機構發問,在示意相關記者發問前,主持已可指名道姓地點出記者名稱及所屬機構。結果整場記者會上,教協均「有意無意地」作出了「風險管理」安排,杜絕可能不利於教協的媒體發問。

此外,作為教協宣布解散的記者會,事關重大,但教協昨日只預留了短短約20分鐘傳媒提問時間。直至有記者高聲提問:「點解一定是解散,而唔係理事會總辭?」教協會長馮偉華僅以「無咩補充」避答,身旁主持隨即以「大家睇吓要唔要補(照)相」強行終止記者會,令無機會提問的媒體大感無奈,只有帶着仍未解答的疑問離開教協。 

教協人員昨日匆匆結束記者會。 中通社

政界:留意資產去向 嚴防「借屍還魂」

(記者 鄭治祖)針對教協昨日宣布解散,多名政界人士昨日表示,教協坐擁非流動資產淨值近億港元,要求特區政府留意教協涉及過億資產去向,防止被轉移至其他地方「借屍還魂」。

吳秋北:荼毒學子早散早着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在社交平台發帖批評,教協砌詞的各種原因全無理據,是一個專業失德、不負責任的組織,「老師們被教協劫持,現在東窗事發,少數幾個頭目就把廣大教師扔在一邊,可恨又可惡。」他批評教協無心教育、坑騙老師、坑騙公眾、荼毒學子、早散早着,「老師們終於可以解脫了。」

陳亨利:去除禍患大快人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亨利批評, 教協在過去一段長時間將政治滲入校園,在違法「佔中」、煽動罷課等議題上,多番推波助瀾,偏離教育的宗旨。教協今次決定自行解散,可謂大快人心。去除了教協這禍港的大石,有利香港教育正本清源,盡快建立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新體制。

黃國:多次反政府挑戰中央

全國政協委員、工聯會理事長黃國表示,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中央給予寬鬆的政治環境,包括教協在內的反對派不但沒有珍惜,反而變本加厲,發動多次反政府行動,挑戰中央。他強調,今後任何政治及社會組織必須堅守組織性質,聚焦本業,絕不能再有組織從事與成立目的不符的非法政治活動。

梁美芬:令教育界重新出發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自「反國教」事件之後,教協已演變成一個百分百的政治團體,「在『佔中』等政治行動幾乎比政黨還政治。」非法「佔中」及未成年學生高度參與修例風波中的黑暴行動都深深刻着教協的痕跡。梁美芬指,教育界應該放下教協這個包袱,讓專業老師以及整個香港教育界重新出發,希望將來若再有新工會成立,是一個真正代表專業老師的組織。

柯創盛:罪行不可一筆勾銷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長久以來,教協以教師專業組織之名,實為縱「獨」煽暴,早已淪為政治組織,現眼見形勢不利,於是自動宣布解散,實為企圖脫身。柯創盛認為,解散不代表可以將罪行一筆勾銷,若有責要負的話,就不能輕輕帶過。

陸頌雄:自知或觸犯國安法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教協數日前才宣布成立「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現突然宣布解散,消息令人感到驚訝,可能教協自知無力回歸教育專業,並明白過去做了不少有機會觸犯香港國安法的行為,於是冒着違反成立會章的風險宣布解散。陸頌雄指,教協現坐擁非流動資產淨值高達8,258萬港元,特區政府亦需要留意教協涉及過億資產去向,防止被轉移至其他地方「借屍還魂」。

政研會:主事人應承擔責任

「香港政研會」昨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就算教協解散,也不能脫罪,教協的違法罪孽多不勝數,不能因法人解散而輕輕放過,主事人必須承擔所有相關法律責任,並接受法律的制裁。

責任編輯: 秦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