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長期反中亂港、荼毒學生的教協在教育局早前宣布全面終止與其工作關係後,連日來小動作不斷,成立所謂「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稱要推動教師正面認識中國歷史、國情和文化,企圖避責。但大公報記者發現,該工作組成員曾死撐去年文憑試歷史科的「日本侵華利多於弊」冷血試題,此舉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

有時事評論員分析指出,教協近期屢次所謂「轉軚」,可能是擔心一旦解散,在清盤過程中會有更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大白於天下。

教協近日多次作出反常舉動,先宣布退出了職工盟及國際教育組織,又將曾聲稱是為協助受政治打壓教師而推出的「訴訟及緊急支援基金」,轉為聚焦處理有關會員勞資糾紛及權益的訴訟及援助,並宣布成立的所謂「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聲稱是要推動教師正面認識中國歷史、國情和文化,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云云。

工作組成員盲撐賣國試題

但《大公報》記者翻查資料發現,當去年文憑試歷史科爆出「日本侵華利多於弊」冷血試題,而被教育局宣布取消該題成績後,正是該工作組召集人陳仁啟宣稱「考題設置無問題」,而極力為試題辯解;副召集人的張往也曾指責局方取消該題是「剝削考生的重要權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公開大學前校長黃玉山指出,教協近年來做了太多與反中亂港有關的事情,摧毀了無數青年前途。而日前成立的「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成員曾公然硬撐冷血試題,反映出他們的政治主張與立場。因此,他對於教協近期的「轉軚」並不抱有很大信心,同時希望有真正關心教育、致力於幫助年輕人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團體代表教育界。

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表示,教協早前禍港害學生的行為「比比皆是」。修例風波期間,教協明知職工組織不可為政治發起罷工,卻辯稱「罷課不罷教」,以煽動師生離開校園上街參與遊行,罔顧了教育專業和學生學習的權利。而教協一直以來抱持敵視國家立場,並誤導學生仇恨國家。無人知道教協是否真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另一方面,時事評論員冼國林分析指出,教協近日的急速「轉軚」,除貪戀職位及目前擁有的資產外,還可能擔心一旦解散,在清盤的過程中,將有更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公之於眾。他呼籲政府及執法機關深入研究,調查教協過去有無直接或間接運用資金,資助他人做出違反國安法的行為。

曾借戶口予攬炒派籌款

事實上,教協過去與眾多反中亂港組織聯繫密切,與它們之間存在的資金問題也早已眾人皆知。《大公報》曾踢爆,早在2016年,為資助攬炒派政客「長毛」梁國雄、羅冠聰等人進行司法訴訟而生的「守護公義基金」,便使用教協的銀行戶口籌措資金。修例風波後,教協又借用辦公地址給為援助黑暴分子而設立的「612基金」做捐款用途。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