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城大四項目榮獲「產學研1+計劃」撥款
香港特區政府的百億計劃「產學研1+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來自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有潛質成為成功初創企業的研發團隊,每個獲批項目可獲1,000萬元至一億元不等的資助。計劃本月公布第二批獲支持項目名單,香港城市大學共有四個項目獲撥款資助,有項目致力於開發一種革新性的基因組編輯藥物,其核心概念是直接對DNA進行「手術」,剷除病根。
發佈時間
【教育樞紐】八大共收850宗海外學生轉校查詢
由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今日(26日)與香港八所資助大學的校長會面,就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工作交換意見。因應近月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變,本港各所大學積極支援,發揮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角色,把握機遇吸引更多傑出人才來港就學,而特區政府亦為有意來港海外專才提供最大便利,包括因應實際需要增加非本地生名額。截至昨日,八大共收到約850宗與海外轉校查詢,而多所大新學年非本地生申請也按年錄得雙位數增長。
發佈時間
中大研發微型機械人 對抗鼻竇感染
根據《刺針》統計,細菌感染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奪去數百萬人的性命。抗生素、沖洗和手術穿刺等傳統療法,容易引發抗藥性與組織損傷。為此,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聯同深圳大學及廣西大學的兩名學者,研發出創新的光催化微型機械人(CBMR),可提供微創且高度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測試顯示,細菌存活率由逾九成大降至低於百分之一,可見其強大的殺菌效能,新技術特別適用於鼻竇炎等深層生物膜感染。研究結果已於《Science Robotics》上發表。
發佈時間
港大研究指AI社交影響腦功能 機遇與風險雙刃劍
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和虛擬助理正融入日常生活各層面,包括客戶服務、醫療保健到個人陪伴等。針對這些AI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社交行為與情感世界,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Benjamin Becker最新研究發現,AI技術是雙刃劍,可改變人類社交,若長期與AI互動可能改變大腦處理真實人際關係的方式,放大偏見與錯誤資訊,且AI可能會無意間強化反饋迴路,影響人們的認知與行為。
發佈時間
大圍文禮路用地批予聖方濟各大學 建專用校舍
教育局今日(26日)宣布最新一輪批地計劃的遴選結果。位於大圍文禮路一幅土地將分配予聖方濟各大學(方大),以供興建專用校舍開辦經本地評審的全日制自資專上課程。教育局局長因應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的建議,決定方大作為該幅土地的準營辦者,政府將以象徵式地價批出該幅土地。 教育局表示,政府的一貫政策是支持自資與公帑資助專上教育界別並行發展。因應《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的公布,局方預期推出該幅土地將有助支持自資界別擴容提質,從而在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方面擔當更積極角色。 政府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間邀請合資格院校就計劃提交申請,並接獲3項申請。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經公平及具競爭性的程序,並考慮申請者的教育發展建議書和校舍發展建議書後,負責就計劃下接獲的申請的可取之處,向教育局局長提供意見。 計劃及過往獲批申請的詳情載於自資專上教育資訊平台網頁(www.cspe.edu.hk/tc/Overview-Measures.html)。
發佈時間
小學人文科課程指引發布 育愛國愛家棟樑
由小學常識科分拆的人文科及科學科,將於今年9月起在小一及小四率先推行,並在2027/28學年推展至所有級別。教育局近日公布《小學科學科課程指引》後,昨日(24日)再公布《小學人文科課程指引》,強調課程理念為「立德樹人、探究學習、連繫生活」,透過課程內的不同課題有系統地從小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和國民身份認同,以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學科鼓勵學生透過多元化的探究式和體驗式學習活動,將學習與日常生活連繫起來,獲得多樣化的學習經歷。
發佈時間
文明
中華
AI
公民科
創科
國安
一帶
一路
教材
創知中學2024-25學年畢業典禮 勉學子求真創新 「創知精神」薪火相傳
創知中學日前隆重舉行2024-2025年度畢業典禮,約130位應屆畢業生與來賓、校董及家長逾600人齊聚英東堂,共襄盛舉。典禮伊始,全場肅立參與莊嚴的升旗儀式,高唱國歌;隨後由畢業生與在校師弟妹組成的火炬隊完成交接儀式,象徵「創知精神」薪火相傳。
發佈時間
何文田官中65周年校慶 藝術展綻放「我城我校」情懷
藝術教育是五育的重要一環,何文田官立中學適逢65周年校慶,特別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展覽廳舉行「65周年校慶學生藝術作品展」,讓同學以「我城我校」為繪畫對象,畫出對香港生於斯、長於斯的鄉土情,畫出對母校的依戀情和歸屬感,展現學生的多元藝術才能和學校藝術教育的成果。展覽亦包括同學文憑試校本評核的創作,主題廣泛,畫出了年輕人對人生的思考、對人情的感悟、對未來的憧憬、對夢想的追尋。 學校更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馮國培擔任開幕禮主禮嘉賓,家長及校友代表,前任校長江碧芝連同校長施美芳及副校長一同主持開幕禮剪綵儀式,並於儀式後由創作展品的同學為來賓作導賞,介紹畫作的構思和創作心得。學校亦安排中一及中二同學集體到場參觀,一同分享同儕的藝術教育成果。
發佈時間
2025教聯會優秀教師選舉暨教壇新秀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今日舉行2025教聯會優秀教師選舉暨教壇新秀頒獎典禮,今年共有36組優秀教師,及13位教師獲選教壇新秀。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透過視頻致辭,期望獲獎教師將成功經驗與其他同工分享,互相借鑒。他又對今年特別增設愛國主義教育組別的獎項感到高興,認為可表揚教師在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果和貢獻,鼓勵學界以多元化方式加深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和了解,營造推動國民教育的校園氛圍。
發佈時間
嶺大質素核證報告出爐 數碼創新與博雅教育表現獲肯定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質素保證局昨日公布第三輪質素核證周期的嶺南大學質素核證報告。作為第三輪質素核證周期第八所受核院校,報告表示嶺大在建立數據導向的質素監控體系,通過系統化的課程報告機制實現教學持續改進;實施與數碼時代博雅教育相適應的多元化教學策略;構建融合校外專家和AI技術的創新評核機制;以及完善包含早期預警在內的全方位學生支援系統等方面表現卓越。 嶺大對報告表示歡迎,並提到自校長秦泗釗教授上任以來,積極加快推動數碼創新,如成立數據科學學院,以推動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發展等工作均反映在當前的《策略發展計劃》中。
發佈時間
【教育樞紐】八大共收850宗海外學生轉校查詢
由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今日(26日)與香港八所資助大學的校長會面,就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工作交換意見。因應近月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變,本港各所大學積極支援,發揮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角色,把握機遇吸引更多傑出人才來港就學,而特區政府亦為有意來港海外專才提供最大便利,包括因應實際需要增加非本地生名額。截至昨日,八大共收到約850宗與海外轉校查詢,而多所大新學年非本地生申請也按年錄得雙位數增長。
發佈時間
小學人文科課程指引發布 育愛國愛家棟樑
由小學常識科分拆的人文科及科學科,將於今年9月起在小一及小四率先推行,並在2027/28學年推展至所有級別。教育局近日公布《小學科學科課程指引》後,昨日(24日)再公布《小學人文科課程指引》,強調課程理念為「立德樹人、探究學習、連繫生活」,透過課程內的不同課題有系統地從小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和國民身份認同,以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學科鼓勵學生透過多元化的探究式和體驗式學習活動,將學習與日常生活連繫起來,獲得多樣化的學習經歷。
發佈時間
哈佛5尖子棄美投港 港科大理大分別收兩萬非本地生申請創新高
全球人才環境複雜多變,香港高等院校擁抱國際化,積極吸引全球頂尖學者和學生來港發展,加上特區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各大學接連於國際評比中創出佳績,為香港國際教育樞紐之路奠下堅實基礎。
發佈時間
【打造國際教育樞紐】「留學香港」吸才強勁 哈佛5尖子棄美投港 港科大理大分別收兩萬非本地生申請創新高
隨着特區政府將本港資助大學非本地本科生收生額倍增至40%,加上各校加強宣傳其卓越的教研水平,「留學香港」的吸引力正愈見提高。港科大昨日公布,該校2025/2026學年非本地本科生入學申請創歷史新高,申請人來自超過85個國家及地區,包括德國、法國、哈薩克斯坦、蒙古、阿聯酋、菲律賓、越南、泰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等。
發佈時間
【本報專訪】張翔:港大為國育才 也為世界培養懂中國人才
勿太着眼大學排名 聚焦內在學術發展
發佈時間
【打造國際教育樞紐】港大北大攜手培育未來領袖人才 辦跨科雙學士課程首年收10尖子 為投身公共政策國際關係等領域奠基
是次港大與北大「強強聯手」的課程,為亞洲首個同類型的PPE雙學士,內容由港大社會科學學院與北大元培學院共同設計,兼具兩校的教育特色。課程首年兩校共招收10名學生,港大會透過大學聯招直接取錄5人,北大元培學院則會從大一生中選出5人進入項目,所有學生均要通過兩校面試。
發佈時間
教育局整合網上資源 助中六學生及早規劃未來的路向
2025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將於7月16日發放成績。為協助中六學生及早規劃未來的路向,教育局特別整合多元出路最新資訊。學生可透過教育局適時更新的「中六學生資訊專頁」,獲取有關文憑試放榜、本地或非本地升學、多元出路、輔導及支援服務等重要資訊。網頁同時設有「2025文憑試及放榜提示」專區,透過鮮明的圖像和簡潔的文字,展示重要日程及注意事項,方便學生查閱。 此外,同學亦可透過「專頁」連結至電子工具「e導航」 ,輸入預期或實際考獲的文憑試成績,搜尋匹配的本地院校課程,為自己訂下適切的升學計劃。教育局將於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舉辦「未雨綢繆迎放榜——多元出路最新資訊」 網上家長講座,講解局方對中六同學的支援措施、文憑試放榜安排、「大學聯合招生辦法」課程改選及結果公布程序、非聯招升學安排及多元出路的最新資訊,協助中六學生及家長及早準備以迎接放榜日。 講座現正接受報名,詳情請參閱教育局「家長講座」網頁 。講座的簡報(中、英文版)及錄影片段將於2025年6月底上載至「銜接多元出路一站通‧過渡高中及專上教育階段」網站供公眾參考。
發佈時間
港人子弟學校成立網球學院 並啟動首個百萬獎學金 助我國青年衝擊世界頂尖名校
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學校與全英體育攜手成立的「普林云海全英網球學院」(Princeton Skylake AE Tennis Academy)日前舉行成立典禮,同時啟動國內首創的「百萬獎學金體育爬藤計劃」,旨在培養兼具卓越運動技能與學術潛力的國際化體育人才,助力國家青少年通過網球特長衝擊世界頂尖名校。 普林云海港人子弟學校總校長葉賜添表示:「學院的成立是學校在『學術+體育』雙A教育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我們引進國際頂尖網球訓練體系和教育資源,致力培養國際體育人才。『百萬獎學金體育爬藤計劃』將為表現優異的學生提供實質支持。」
發佈時間
港中學拓學生升學路 韓語試達標獲推薦可免試入讀兩所韓國大學
觀塘直資中學慕光英文書院為銜接初中日語或韓語作為第三語言必修課程,去年起加開高中日語及韓語課程,以拓展學生的出路。該校近日宣布與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又松大學簽署「校長推薦免試入學計劃」協議,為慕光學生提供豁免入學筆試及免除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的升學機會,更有獎學金資助,且名額不限。慕光學生只需年滿18歲,在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分別取得三級及二級便可獲保送直升淑明女子大學及又松大學。
發佈時間
考評局開放日歐洲教育機構首參與 分享DSE收生資訊
一年一度的考評局開放日今日(1月11日)在紅磡辦事處及考試中心舉行,除了閱卷與評級講座、網上評卷與答卷掃描的示範和有獎攤位遊戲等活動,今年更首次邀請了5個歐洲國家的駐港領事館或教育機構代表,包括法國、英國、愛爾蘭、西班牙和奧地利,於開放日設置展覽攤位及主講升學講座,分享以DSE成績到相關國家升學的實用資訊。開放日共吸引約500名學生、家長與公眾人士參與。
發佈時間
教育職業博覽下周四揭幕 四大主題日呼應教育樞紐 設免費「CV診所」AI職業配對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三十四屆教育及職業博覽,將於1月16至19日(星期四至日)於舉行。博覽劃分為「教育」及「職業」兩大專區,雲集22個國家及地區、超過820家機構,提供逾4,000個就業機會,為學生與求職者提供全面的升學、進修和就業資訊。此外,今屆展覽免費提供「CV診所」服務,包括AI履歷優化、AI工作配對,及一對一履歷諮詢和履歷照拍攝服務,名額有限,先登記先得。
發佈時間
考評局更新自修生報考DSE規則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昨日公布,考評局委員會通過2026年至2028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DSE)的最新考試規則。
發佈時間
「中六學生資訊專頁」內容更新 助學生為文憑試放榜作好準備
為協助中六學生作好準備,教育局特別更新了「中六學生資訊專頁」網站的內容,為學生、家長及學校整合教育局、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大學聯合招生處及其他非政府組織的最新多元出路資訊,以及支援措施、輔導服務等重要資料。
發佈時間
JUPAS焦點學科2025【十六】:教大言語復康課程 跨專業實習拓全球視野
為應對全球復康需求,教大四年制「言語病理學及復康榮譽理學士」課程以跨學科培訓為核心,設「心理學和幸福感」綜合副修,涵蓋兒童語言發展、神經性溝通障礙及吞嚥治療技術。課程要求修讀121學分,包括醫療機構臨床實習及海外交流(如英國言語治療師協會合作項目)。教大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指,面試將模擬真實治療場景,例如為自閉症兒童設計語言互動遊戲,評估學生的同理心與應變能力,具義工服務或特殊教育經驗者更具優勢。
發佈時間
JUPAS焦點學科2025【十五】:教大雙學位改革 體育加教練拓多元就業路
香港教育大學2025/26學年起推行全面教育學士課程改革,體育教育榮譽學士課程將升級為「運動科學及教練榮譽理學士及體育教育榮譽學士」雙學位課程,學制由4年延長至5年。新課程整合運動生理學、創傷管理及教學法,學生需完成中小學實習,掌握課堂設計與團隊領導技巧。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強調,文憑試體育科成績可獲1.5倍加權,考生若透過「自薦計劃」報名並在面試中展現教學熱誠與溝通能力,有機會獲優先取錄。
發佈時間
中大醫學院第二學位課程今年數百人報讀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將於新學年開辦四年全日制第二學位醫科課程,名額25個。該院院長趙偉仁今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第二學位課程的首階段面試已經完成,共有數百人報讀,申請者有來自英國帝國大學、劍橋大學等海外知名學府的準畢業生。有別於六年制的本科生醫學課程,第二學位醫科課程要求四年完成,趙偉仁坦言這對學生而言是有一定挑戰,因此尤其重視他們過往的學習背景,寄語他們入學後需要相當努力。
發佈時間
JUPAS焦點學科2025【十四】:城大GREAT課程 科創新星賽場爭鋒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加強對本地創科的政策支援,創新科技產業將會成為本港經濟的一大支柱,市場對科研人員需求殷切。香港城市大學開辦的環球精研與科創課程(GREAT),致力栽培對科研感興趣或有意日後投身創科產業的年輕人。該課程總監蕭智傑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指,除了相關學術上的基本知識外,尤其重視學生參加科學和發明比賽的經歷,因這能展示學生的創新精神、解難與實踐能力。他鼓勵學生可在面試中多介紹比賽經歷,展現對科研的深厚興趣和熱情,並證明自己能在科研道路上自我驅動,獨立解決問題。
發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