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全國重點實驗室新征程】港納入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20載 袁國勇陳鴻霖受訪談疫後啟示 抗疫「平時如戰時」 港應增科研投入
香港文匯報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引領讀者走進本港多所重組及新建的全國重點實驗室,了解香港科學家的科創探究歷程和攻克目標,以及如何為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提供科學支撐,於國家朝着科技強國的路上貢獻香港力量;以科研為綱,讓創新啟航。
發佈時間
嶺大透過「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 錄取五位精英運動員入讀本科課程
香港高等院校一直積極透過不同渠道吸引具備多元才能的優秀學生,其中嶺南大學今年透過「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錄取五名表現卓越的體壇精英,包括單車運動員楊礎搖、童森、梁敬鴻,賽艇運動員夏赫,以及跆拳道運動員林小慧,將於2025/26學年入讀運動教練學及盛事管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計劃下的傑出運動員在學期間可獲得總額高達40萬港元資助,涵蓋學費、住宿費及生活津貼等。學生運動員亦可享有額外的醫療和保險保障,以及物理治療、運動心理學、營養學等專業諮詢服務,幫助運動員兼顧其學業與運動雙軌發展。
發佈時間
教育界倡設扣分制 嚴重違規宿生交校方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表示,計劃中宿舍可租予學生、舍監、訪問學者等,也未有設男女分層/分棟等安排,管制相對寬鬆。因應過去大學宿舍曾爆出涉風化醜聞或男女生間不當行為,他認為私營學生宿舍的真正消費對象是家長,「家長對子女的安全、品格發展較關心,假如發展商想要做好業務,應當就這些問題作好把關。」他表示,相比現時學生自行在外合租,計劃中的宿位至少可讓家長知悉子女基本狀況而相對安心。惟他指出,當局可考慮在不影響業界靈活發展下推出行政管理指引,予業界參考。
發佈時間
【教育促進轉型】財團熱捧商廈改學舍 高教產業邁向新里程 計劃推出滿月 監管框架確保營運合規
就城中學舍計劃的具體運作,發展局及教育局綜合回覆指,會透過計劃支持發展商/營辦商及專上院校,以靈活方式營運,回應市場對學生宿舍的需求,包括可靈活合作及讓不同背景的合資格學生租用。自計劃推出後,當局一直與有興趣參與的發展商/營辦商聯繫並回應查詢,並會繼續提供適切協助,適時檢視計劃的落實情況及成效。
發佈時間
聯招覆核結果公布 259人成功「上訴」
中學文憑試(DSE)早前完成成績覆核,獲提升等級的考生均可透過大學聯招(JUPAS)申請重新考慮入學資格,相關遴選結果今日(21日)公布。大學聯招處數據顯示,共有259名DSE考生在聯招中獲得派更佳志願,其中154人獲派較高排序的八所資助大學或都會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取錄資格,亦有59名原先未獲取錄的學生,成功亦獲八大或都大學士取錄。
發佈時間
港大天體物理研究揭示垂死恆星130年演化奇觀
科學家首次成功捕捉著名的「螺旋圖」行星狀星雲 IC418歷時130年的非爆炸性演化歷程,其幾乎是人類平均壽命的兩倍。這一發現不僅刷新了在行星狀星雲(Planetary Nebula, PN)中觀測恆星演化的時間紀錄,甚至可能是迄今在所有恆星中所觀測到的最長演化過程,其變化幅度亦十分顯著。此研究對恆星演化理論具有深遠影響。現有模型可能需要修訂,以解釋這種更緩慢的恆星演化速度;同時,碳星形成所需的質量下限亦可能需要調整,因為IC418是由一顆質量較大的碳星演化而來,這一點與現行理論預測有所出入。
發佈時間
文明
中華
AI
公民科
創科
國安
一帶
一路
教材
恒生大學舉行迎新日 寄語學生喚醒潛能探索人生新篇章
香港恒生大學於今日舉行迎新日,歡迎逾2,200名一年級和高年級本科新生,並正式開展一系列迎新活動。今年主題為「New Game+ : Awaken Your Uni Power」,鼓勵新生把握成長與探索的機會,解鎖潛能,迎難而上,享受大學生活。多個大學部門、學生團體及組織於迎新日設置攤位宣傳,並舉辦校園定向及運動嘉年華等活動,向新生介紹大學的學習環境、支援服務及康樂設施,幫助他們深入了解校園生活,邁向嶄新的學習旅程。
發佈時間
文匯學生服務獎得獎女生趙詠兒 膺《時代》雜誌首屆「年度少女」
曾榮獲由香港《文匯報》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合辦的首屆香港優秀學生公益及社會服務獎,傑出服務獎的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學生趙詠兒,與全球另外9位12至17歲的少女共同獲選《時代雜誌》首屆年度少女,讚揚這些年輕領袖重新定義領導力,展現出無須等待成長就能為社會與地球帶來改變的決心。 而趙泳兒這位年輕領袖於小學六年級時期已創辦名為「Teen Animals da Scientists(TADS)」的非牟利組織,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透過線上與實體活動雙軌並進,持續為社會作出貢獻。定期舉辦參訪活動與工作坊,引領青少年及小學生深入認識科學與環境保護等領域。她回憶創辦TADS的契機,源自2022年居家防疫時,她透過網路資料蒐集,發現全球許多青少年正面臨各種困境,特別是教育資源的匱乏。同時,她深入研讀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深刻理解到減少不平等與環境保護等目標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三年前疫情期間,她於網路創立該非牟利組織,匯聚來自世界各國志同道合的青年,期望透過科學教育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發佈時間
遵理學校梁賀琪稱港科大將營運第三間醫學院 醫衞局及港科大:無事實根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特區政府正籌建香港第三間新醫學院,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均已向政府提交相關建議書。有本港大型連鎖式補習社近日突然發放短片,稱獲「可靠消息」指港科大已獲批。醫務衞生局今日嚴正澄清,指該消息並無事實根據,港科大亦強調,已向該補習社集團發聲明,指出其短片內容存在不實及誤導,保留一切追究權利,強調相關猜測毫無事實根據,公眾不應輕信。
發佈時間
恒生大學舉行迎新日 寄語學生喚醒潛能探索人生新篇章
香港恒生大學於今日舉行迎新日,歡迎逾2,200名一年級和高年級本科新生,並正式開展一系列迎新活動。今年主題為「New Game+ : Awaken Your Uni Power」,鼓勵新生把握成長與探索的機會,解鎖潛能,迎難而上,享受大學生活。多個大學部門、學生團體及組織於迎新日設置攤位宣傳,並舉辦校園定向及運動嘉年華等活動,向新生介紹大學的學習環境、支援服務及康樂設施,幫助他們深入了解校園生活,邁向嶄新的學習旅程。
發佈時間
嶺大透過「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 錄取五位精英運動員入讀本科課程
香港高等院校一直積極透過不同渠道吸引具備多元才能的優秀學生,其中嶺南大學今年透過「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錄取五名表現卓越的體壇精英,包括單車運動員楊礎搖、童森、梁敬鴻,賽艇運動員夏赫,以及跆拳道運動員林小慧,將於2025/26學年入讀運動教練學及盛事管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計劃下的傑出運動員在學期間可獲得總額高達40萬港元資助,涵蓋學費、住宿費及生活津貼等。學生運動員亦可享有額外的醫療和保險保障,以及物理治療、運動心理學、營養學等專業諮詢服務,幫助運動員兼顧其學業與運動雙軌發展。
發佈時間
【教育促進轉型】財團熱捧商廈改學舍 高教產業邁向新里程 計劃推出滿月 監管框架確保營運合規
就城中學舍計劃的具體運作,發展局及教育局綜合回覆指,會透過計劃支持發展商/營辦商及專上院校,以靈活方式營運,回應市場對學生宿舍的需求,包括可靈活合作及讓不同背景的合資格學生租用。自計劃推出後,當局一直與有興趣參與的發展商/營辦商聯繫並回應查詢,並會繼續提供適切協助,適時檢視計劃的落實情況及成效。
發佈時間
聯招覆核結果公布 259人成功「上訴」
中學文憑試(DSE)早前完成成績覆核,獲提升等級的考生均可透過大學聯招(JUPAS)申請重新考慮入學資格,相關遴選結果今日(21日)公布。大學聯招處數據顯示,共有259名DSE考生在聯招中獲得派更佳志願,其中154人獲派較高排序的八所資助大學或都會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取錄資格,亦有59名原先未獲取錄的學生,成功亦獲八大或都大學士取錄。
發佈時間
【新生入學導航2025】選書院比選科更重要?港中大新生必讀的書院指南
新學年即將展開,各位即將來港升學的準大學生們,您們是否已準備就緒?香港各所大學不僅是一個求知的殿堂,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大學文化各具特色。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擁有全港唯一的書院制度,九大書院分別為學生提供眾多非形式教育機會,與正規課程相輔相成,培養學生待人接物的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責任感。無論是即將升讀港中大的新生,或是有意體驗書院制度的學生們,都不妨先來初步了解各書院的特色、活動及其對學生成長的影響。透過這些資訊,你將能更好地適應這個充滿活力的學術社群,並為未來的學習旅程做好準備!
發佈時間
教評會:支持教育局打擊「借殼辦學」問題 立志打造香港成教育樞紐
針對教育界近日出現「借殼辦學」的事件,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立刻採取多項打擊措施應對,包括設立舉報機制及突擊巡查小隊,嚴查違規個案。教育評議會今日發聲明指,教育局效率、效能兼備地對「借殼辦學」採取有力打擊措施,值得學界支持,但同時強調打擊借殼學校之同時,香港教育須保持「門常開」,期望特區政府應著實就如何提質提量的「門常開」具體收生計劃,以結果為目標的教育策略。
發佈時間
王錦輝中小學誕英高考8「狀元」|尖子常肚痛盼讀醫科懸壺 了解腸病症與情緒關係
英國GCE A-Level(普通教育高級程度文憑 )今日公布成績,位於沙田的直資一條龍學校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下稱王錦輝中小學),今年學生應考GCE A-Level共76%考生考獲A*或A,整體表現遠超英國全國平均水平,8名學生考獲4A*成為GCE A-Level狀元。學校至今收到近300個大學錄取通知,九成學生已獲QS排名全球百大的大學發出有條件錄取通知,包括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劍橋大學,以及香港大學醫學院等世界頂尖學府。總校長陳偉佳表示,反映學校全面照顧學生的多元學習需求,致力培育每位學生的潛能,令學生有持續的優異表現。
發佈時間
暨大千萬銀彈吸文憑試港尖子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前日放榜後,在港升學的大學聯招(JUPAS)隨即進行一連3天的最後改選,讓考生爭取入讀心儀課程。內地升學亦是不少港生的心儀之選,多所內地高校正加快招攬港生的步伐。目前取錄港生人數最多的暨南大學17日在廣州舉行儀式,宣布聯同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共同注資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新設「香港拔尖學生獎學金」及「港澳台僑新生獎學金」,冀吸引更多DSE優秀考生赴穗升學。至於有145所內地高校參加的「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近日亦宣布將於本月25日至29日公布第一至第四志願的錄取結果,預計可為超過2,000名香港DSE考生提供出路。
發佈時間
電子科大擬在港設聯合創新平台
教育孕育未來,科技彰顯實力,人才引領發展。近日訪港的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胡俊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分享了當代高等教育融合科技和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國際趨勢,以及香港與內地如何發揮優勢互補作用,通過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政府的力量,實現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和技術鏈「四鏈」深度融合,共同為科技強國出力。他透露,電子科大在與多所港校深度合作基礎上,正考慮結合深圳建高等研究院的經驗,在香港設立聯合創新平台,活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機遇,推動科研成果在港轉化並邁向國際,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開闢新路。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
發佈時間
籲教師擁抱AI變革 成教育創新重要推動力
為推進AI高質量發展,電子科大去年提出「七個一」工程,涵蓋突破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打造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建設一支高水平人才隊伍、形成一批產學研創新中心、打造一個重要影響力峰會、構建一個行業特色型智庫、建好一個省人工智能學院等內容。
發佈時間
【打造國際教育樞紐】港大北大攜手培育未來領袖人才 辦跨科雙學士課程首年收10尖子 為投身公共政策國際關係等領域奠基
是次港大與北大「強強聯手」的課程,為亞洲首個同類型的PPE雙學士,內容由港大社會科學學院與北大元培學院共同設計,兼具兩校的教育特色。課程首年兩校共招收10名學生,港大會透過大學聯招直接取錄5人,北大元培學院則會從大一生中選出5人進入項目,所有學生均要通過兩校面試。
發佈時間
教育局整合網上資源 助中六學生及早規劃未來的路向
2025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將於7月16日發放成績。為協助中六學生及早規劃未來的路向,教育局特別整合多元出路最新資訊。學生可透過教育局適時更新的「中六學生資訊專頁」,獲取有關文憑試放榜、本地或非本地升學、多元出路、輔導及支援服務等重要資訊。網頁同時設有「2025文憑試及放榜提示」專區,透過鮮明的圖像和簡潔的文字,展示重要日程及注意事項,方便學生查閱。 此外,同學亦可透過「專頁」連結至電子工具「e導航」 ,輸入預期或實際考獲的文憑試成績,搜尋匹配的本地院校課程,為自己訂下適切的升學計劃。教育局將於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舉辦「未雨綢繆迎放榜——多元出路最新資訊」 網上家長講座,講解局方對中六同學的支援措施、文憑試放榜安排、「大學聯合招生辦法」課程改選及結果公布程序、非聯招升學安排及多元出路的最新資訊,協助中六學生及家長及早準備以迎接放榜日。 講座現正接受報名,詳情請參閱教育局「家長講座」網頁 。講座的簡報(中、英文版)及錄影片段將於2025年6月底上載至「銜接多元出路一站通‧過渡高中及專上教育階段」網站供公眾參考。
發佈時間
聯招覆核結果公布 259人成功「上訴」
中學文憑試(DSE)早前完成成績覆核,獲提升等級的考生均可透過大學聯招(JUPAS)申請重新考慮入學資格,相關遴選結果今日(21日)公布。大學聯招處數據顯示,共有259名DSE考生在聯招中獲得派更佳志願,其中154人獲派較高排序的八所資助大學或都會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取錄資格,亦有59名原先未獲取錄的學生,成功亦獲八大或都大學士取錄。
發佈時間
【DSE集氣2025-志願追蹤】文匯報融媒欄目參與學子傳喜訊 DSE考獲6科5*圓夢港大醫科
為紓緩考生壓力、傳遞溫暖關懷,本報教育組「文教匯萃」延續傳統,於3月推出「2025DSE集氣系列」視頻專欄,邀請應屆考生、教師、社工及校長分享備考歷程中的溫馨點滴,以真情實感為學子送上暖心鼓勵。首期專欄獲嗇色園主辦可立中學積極響應,在本月大學聯招放榜後,曾參與專欄的俊杰特別錄製短片報喜,他以6科5*及1科5的優異成績獲香港大學醫學院錄取。
發佈時間
【獨家分析】人才子女「搶走」學額? 認清全局勿陷焦慮
隨着特區政府近年擴大對應用專業性學士課程的資助,及推出免試推薦計劃,聯招正式遴選早已不是DSE考生升讀資助學士學位的唯一出路,而且學位供應亦呈增加趨勢。在檢視完整的取錄數字(見表1)後,不難發現縱使今年聯招報名人數增加3,000多人,入學成功率較去年「歷史最高位」略低,但情況與2022年及2023年相若,更明顯高於「高才通」推出前的2019年至2021年,說明人才子女並非加劇聯招競爭的主要緣由。
發佈時間
港大醫學院多元渠道錄取尖子 劉澤星回應聯招收生未達75%質疑
大學聯招日前放榜,多位狀元及尖子學生入讀醫學院。就有意見指港大醫學院連續10年收生未達到「75%醫科學額經大學聯招取錄」的承諾,該院院長劉澤星近日接受電視節目專訪時回應指,有關比例數字於今天已不合時宜,又指實際文憑試收生人數並無減少,強調會擇優而錄。另就醫院管理局早前公布聯同港大、中大醫學院推出雙軌發展途徑,讓有志參與教研工作的醫生可同時在醫管局和指定大學任職,劉澤星相信新措施有助醫生專業發展,提升醫療水平。
發佈時間
崇正被教局停辦 深圳摘星中止代理招生並退款
本港私立學校崇正中學鬧出懷疑涉違規辦學的「借殼」事件,再被揭發因學校控制權爭議,校監及校長對事件竟全不知情,校政異常混亂。香港教育局昨(8日)晚宣布,因應崇正中學校董的行為令人不滿,故此按《教育條例》,暫停該校營辦。而事件的合作方深圳補習機構「摘星教育」於今日(9日)凌晨指,決定中止代理崇正中學的招生活動,並會在今天內退還已收取的相關入學測試費用。
發佈時間
【聯招放榜】1.58萬人獲八大都大學位 八成三首三志願跌4百分點
2025年度大學聯招(JUPAS)今日(6日)上午9時起公布正式遴選結果,聯招處數據顯示,今年43,269名申請人中,15,808人獲得8所資助大學及香港都會大學課程取錄,人數較去年略增,當中13,151人屬Band A首三志願,佔總數83.2%,較去年下降逾4個百分點。 相比去年只有不足4萬名文憑試(DSE)考生參與聯招,今年申請總數多出逾3,000人,所以成功獲學位比率只得36.5%,較去年下降3.3個百分點。
發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