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快速發展,全球對AI專才需求激增。香港中文大學開設的「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課程,是本港首個人工智能學士學位課程,旨在培育具備創新思維與實務能力的專業人才。中大工程學院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強調,AI涉及大量數學理論與算法,申請者需具備優秀的數理基礎,要在香港中學文憑試數學科達5級或以上,若選修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二、生物、化學、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的學生報讀課程將更具競爭優勢。該學系在去年聯招收到1,170份申請,最後招收29人,約40人爭一個學位。

「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在2025/26學年將提供30個聯招學額,基本入學要求為「34A533」,即文憑試中文及兩科選修科需達3級,英文4級,數學5級,公民科達標。至於持有數學(必修部分)4級及其他文憑試科目良好成績的申請人,將按個別情況獲得特別考慮。

其中,中英文可獲1.25倍分數加權,數學科和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二獲1.75倍加權,生物、化學、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則獲1.5倍加權,去年經加權後的收生分數中位數達53.5分。
英語小組形式面試 了解學生數理背景
中大工程學院表示,每年的入學面試於文憑試結束後的6月以小組形式進行,屆時會以英語交流,學院期望透過面試了解學生的數理背景,以及對課程的興趣及認識。學系會根據申請人的校內成績挑選面試者,把課程放在聯招申請Band A者均有機會獲邀參加面試。不過,學院強調沒有收到面試的邀請者,不代表沒有被錄取的機會;獲得面試機會並不是入學的先決條件,最終於文憑試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也能在沒有被邀請參加面試的情況下被錄取。
學院特別指出,具備編程基礎的學生將更易適應課程要求。熟悉Python等編程語言的申請者,可準備過往項目成果在面試中展示。此外,學生具備出色的數理能力,如卓越的數學及計算機科學基礎及相關能力、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及解難思維,將有助於理解算法和數據,幫助獨立思考並解決複雜問題,對未來課程學習及畢業後運用AI應對各種挑戰極為重要。
【課程簡介】學生可按興趣從四大方向選專修領域
「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是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共需修讀123學分,設有四大專修方向:智能生物醫學、智能多媒體處理、大規模人工智能(AI)系統,以及智能製造與機器人學,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專修領域,深入探索AI技術的多元應用。內容涵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領域,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統計學和算法設計等基礎能力。
中大工程學院表示,通過系統化的訓練,學生將掌握設計和開發智能系統的核心技能,能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知識和洞見。這些專業知識可廣泛應用於金融科技、醫療診斷、智能製造、多媒體處理等多個行業領域,為研發嚴謹的AI解決方案,及妥善解決相關的道德和社會問題提供堅實的人才儲備。
在教學資源方面,課程配備了優秀的師資團隊和先進的科研設施。學生可以學習到理論知識,更有機會參與實際項目開發,課程特別設有為期12個月的學習及實踐,學系過往曾有學生於滙豐銀行、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實習,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累積寶貴的實戰經驗,不僅幫助學生鞏固專業知識,更能培養職場所需的溝通協作能力,將所學融入實踐。
就業前景多元 受聘大型國際科企
畢業生就業前景方面,除了可以從事傳統的軟件開發、系統設計等工作外,更能勝任數據科學家、AI工程師等新興職位。學院表示,不少畢業生投身資訊科技行業,從事跟軟件工程相關的工作,他們受聘於大型國際科技企業,例如 Google、IBM、微軟等,亦有學生在畢業後成為研究生,投身科學研究的工作,並在畢業後加入國際公司作科研及軟硬件開發。
為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學系積極推動海外交流計劃。學生有機會前往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頂尖學府進行學術交流,從事AI相關的學術研究,學習科研技巧,同時培養國際視野。中大工程學院設立的高錕教授科研交流生獎學金,更為優秀學生提供資金,鼓勵他們參與國際學術活動。
此外,學系還推薦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為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過去在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軟體製作競賽(ICCAD Contest)等國際比賽均取得佳績。
(此系列持續報道中,敬請期待!)
相關閱讀:
JUPAS焦點學科系列|嶺大數碼藝術:收生重面試 作品表達形式不拘
JUPAS焦點學科系列|嶺大數據科學:重視數理基礎 面試測試解決問題能力
JUPAS焦點學科系列|港大牙醫:生物化學加權高 Band A申請人須面試
JUPAS焦點學科系列|港大金融科技:首重英語流利 無面試靠個人陳述決勝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