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賽娥
(作者為南華金融副主席)
人形機器人正迎來創新爆發與政策紅利疊加的黃金期。根據GGII調研數據,市場預測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美元,中國市場約50億美元;中國製造業工人缺口到2025年預計將達3,000萬人,勞動力成本上升驅動對智能自動化的強烈需求。
自2021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繼頒布《「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等政策,為產業鏈技術攻關、標準制訂與規模化生產提供了明確方向。北京、長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四大產業集聚區已形成從研發到製造再到應用的全鏈生態。
未完全實現盈利 但前景看俏
個股方面,優必選(9880)近期股價走勢轉強,市場對於機械人、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等的題材較為感興趣。雖然公司尚未完全實現盈利,但其於機械人產業中具領先地位,加上近期獲大訂單,投資者可多加留意。
優必選於2023年12月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現為全球掌握人形機器人全線技術能力的廠商之一。從核心硬件的伺服驅動器與諧波減速器,到集成視覺、語音與觸覺的多模態大模型,再到自主研發的ROS-A2.0操作系統,優必選已構建起從底層控制到上層智能的完整技術體系。
在產品與業務布局方面,優必選形成了教育智能機器人、物流智能機器人、其他行業智能機器人和消費級機器人四大板塊。教育端的Yanshee偃師、AlphaMini教育版和uKit積木系列產品,已在全國多地校園開展STEAM課程與職業教育;物流端的WALI系列AGV/AMR及智能倉儲解決方案,深度服務於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汽車製造工廠;公共場景的Cruzr、Walker和ADIBOT系列,覆蓋商場、機場、醫院的引導、接待與巡檢需求;消費級市場上,AiRROBO掃地機器人與智能貓砂機也在家庭用戶中快速打開認知。
Walker S已邁向量產化階段
2024年10月發布的Walker S1工業人形機器人,是優必選在高端製造領域應用的里程碑。該機型具備15公斤負載行走能力、360度三維立體視覺系統與第三代靈巧手,能夠在比亞迪、東風柳汽、極氪等多家車企工廠內,與L4級無人物流車、無人叉車及智能製造管理系統協同作業。截至2025年2月,Walker S系列已累計獲得超過500台意向訂單,標誌着公司率先實現人形機器人在大規模工業場景的批量部署。
財務數據顯示,2020至2024財年,優必選營業收入由7.4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13.05億元,年複合增速達15.2%;2024財年歸屬母公司淨虧損11.24億元,較去年同期收窄8.3%,毛利率為28.7%。公司持續保持高比例研發投入—2024年研發費用4.78億元,佔營收36.6%,主要用於伺服驅動器、仿人靈巧手及多模態大模型的技術升級。
(筆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證券的任何及相關權益。)
(題為編者所擬。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