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偉豪
(作者為胤源世創家族辦公室(香港)第一副總裁)

興業控股(0132)作為一家擁有超30年發展歷程的國有控股香港上市公司,近年來以大健康養老為主業構建「1+X」產業結構,疊加融資租賃、民用炸藥等業務協同發展,展現出穩健的經營韌性與明確的增長潛力。尤其是2025年重點發力的跨境養老業務,精準契合粵港澳大灣區老齡化需求,成為公司未來核心增長引擎,具備較高的投資配置價值。

以大健康養老為戰略核心

公司現時業務集中大健康養老、融資租賃、民用炸藥三大板塊。其中以大健康養老作為戰略核心,旗下擁有2家五星級及6家三星級養老機構,合共提供4390張醫養床位,位列佛山第一。興業控股2025年上半年大健康養老業務營收1.09億元,同比增長12.90%,EBITDA 1204萬元,同比增長2.55%,增長動能強勁。至於融資租賃及民用炸藥業務,上半年EBITDA分別為 9158萬元(同比增加4.48%)及3373萬元(同比增長18.35%),整體表現亦屬不俗。

事實上,公司2025年中期實現營業收入4.18億元,歸母淨利潤478.80萬元,淨利潤率10.73%,保持健康盈利水平;同時,公司融資能力優異,擁有境內AA+、境外BBB+雙信用評級,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信貸額度佔總授信比約43%,且有息債務以長期為主,期限結構與業務模式匹配,現金流穩健。除此之外,公司兼具「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雙重身份,在政策獲取、資源整合上具備天然優勢,且與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保持長期合作,為業務擴張提供充足資金保障。

據筆者了解,香港已進入超高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23.9%(超177萬人),但養老資源嚴重緊缺:現有安老床位僅7.6萬個,入住率達90%,公營護理院床位輪候需3-5年;同時,香港養老成本高昂,政府「改善買位計劃」宿位月均成本1.66萬元,而內地同類成本僅約4,000元(為香港的四分之一)。香港特區政府為緩解本地養老壓力,持續加碼跨境養老政策:擴大「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覆蓋,認可服務機構增至15家(興業控股旗下機構已入選);向廣東定居的合資格香港老人發放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以及推進「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認可醫療機構增至19家等。

跨境養老業務料成新增長催化

興業控股旗下「桃苑」品牌在跨境養老領域具備優勢。公司擁有超20年醫養結合經驗,術後康復、慢病管理(糖尿病、高血壓)、失能失智照護能力突出,且在老年公寓增設港式特色專區,匹配香港老人生活習慣;而且,其項目臨近佛山西站,依託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高鐵、輕軌可輕鬆往返港澳,方便老人與家人團聚;再加上文化適配性,香港老人對居住環境接受度高,減少適應成本;當然,內地居住空間寬敞,護理、醫療成本僅為香港1/4至1/3,性價比顯著。

今年公司已開啓跨境養老業務實踐:除入選「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外,還開拓適老化輔具跨境貿易業務,在首屆大灣區安老博覽會上,旗下養生產品廣受認可,為業務規模化奠定基礎。展望未來,公司計劃在2025年末將機構養老床位擴大至5,000張,目前在建床位500張,疊加輕資產承接運營、投資並購等方式,規模擴張確定性強;同時,大健康養老業務營收佔比將持續提升,進一步強化主業引領作用。

綜合來看,興業控股現價市盈率僅約7倍,估值具備安全邊際。加上業務增長邏輯清晰,重點發展跨境養老業務。建議投資者作中長期關注,重點跟蹤跨境養老床位入住率、香港業務佈局進展及政策落地情況,把握業務規模化擴張帶來的投資機會。

(題為編者所擬。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