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盧錦欽
金秋九月,天朗氣清。今日,我們共同見證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我與千千萬萬中華兒女一樣,心潮澎湃,熱淚盈眶。這不僅是一場莊嚴的儀式,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精神對話,一場激盪人心的民族盛典。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字字鏗鏘,聲聲入心。他回望了14年浴血抗戰的崢嶸歲月,緬懷了無數先烈以血肉之軀築起民族長城的不朽功勳;更展望了新時代中國維護和平、砥礪奮進的堅定決心。這番話語,如黃鐘大呂,敲擊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提醒我們和平從來不是天賜的禮物,而是用無數生命與犧牲換來的珍貴果實;昭示我們今日的強盛,是對歷史最好的告慰,也是對未來最莊重的承諾。
隨後的閱兵式,更是將這份民族自豪感推向巔峰。當抗戰老兵方陣緩緩駛過,他們布滿歲月痕跡的面容、顫抖卻堅定的敬禮,瞬間點燃了全場的淚點。他們渾濁的眼中閃爍的,是烽火硝煙的記憶,更是看到今日強盛祖國的欣慰與驕傲。這一刻,歷史與現實交織,犧牲與榮耀共鳴。從「小米加步槍」到今日國之重器的雷霆萬鈞,從被動挨打到自主研發的現代化裝備方陣,這條崛起之路,灑滿了無數科技工作者的心血與智慧。每一輛戰車轟鳴而過,每一架戰機劃破長空,都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生動注腳。
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代表,我深知,今日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來之不易。正是先輩們的流血犧牲,換來了我們這一代人安心創業、專注發展的寶貴機遇。企業的命運,從來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沒有強大的國防,何來安穩的市場?沒有和平的環境,何談經濟的繁榮?因此,我們的企業不僅是經濟實體,更應是國家發展的參與者與貢獻者。
偉大的抗戰精神,是我們取之不竭的精神寶庫。那種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那種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正是當今企業面對風雨挑戰時最需要的品格。我們要以這種精神為引領,堅守實業,深耕細作,不為短利所惑,不為虛火所動。更要勇於創新,敢於突破,在關鍵技術、核心領域上發力,將企業的發展融入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局之中。
同時,企業家也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這不僅是回饋社會,更是傳承家國情懷的體現。我們要為員工創造價值,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為社會貢獻稅收與就業,更要心繫國家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家國同慶,責任共擔」的信念。
在這偉大的時代,我們當以史為鑒,自強不息。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今日的閱兵,不僅是對過去的緬懷,更是對未來的宣示。大會讓我們更加堅信:只要中華兒女同心同德,自強不息,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堅定步伐。作為企業家,我們也應將這份熱情轉化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讓民營經濟的活力,成為民族復興征程上不可或缺的澎湃浪花。讓我們攜手並肩,在歷史的回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共築屬於全體中國人的光榮與夢想。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常委 全港各區工商聯首席會長 選委會委員(中小企界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