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時富金融研究部
近期國際局勢邊際改善,顯著提振資本市場信心。美國對華關稅延期執行及貿易框架談判取得階段性成果,有效緩解市場對中美關係的憂慮;同時,歐洲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趨於緩和,進一步降低系統性風險溢價。宏觀環境趨向穩定,推動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顯著回升,資金逐步從避險資產轉向權益類投資。港股作為連接中國與國際資本的重要樞紐,其風險定價體系已開始反映全球宏觀預期的轉變,尤其在科技、消費等高增長領域,市場情緒回暖帶動估值中樞上移。
政策驅動下的估值重構
在外部宏觀環境改善的基礎上,內地「反內卷」政策效應持續釋放,成為驅動港股行業估值修復的另一關鍵因素。政策預期不僅推動傳統周期板塊估值回歸均衡水平,亦為新興產業龍頭企業開拓增長空間,引導市場從此前普跌格局轉向結構性修復軌道。上周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推動AI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政策明確要求加快工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推動AI在設計、生產、服務全環節應用,直接利好港股智能製造龍頭企業,為科技板塊注入新增長動力。
海內外流動性寬鬆 為港股注入上行動能
除宏觀環境與政策面雙重支持外,海內外流動性寬鬆周期疊加,進一步推動港股延續向好勢頭。從內部角度看,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A股市場情緒持續回暖,不僅透過跨市場聯動效應提振港股交投氛圍,更帶動南向資金對港股科技等高景氣賽道的配置需求持續釋放,其持續淨流入為相關板塊構建流動性緩衝。從海外角度看,美置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於傑克森霍爾會議釋出「9月減息窗口開啟」的明確信號,全球流動性環境邊際寬鬆的預期逐漸鞏固,此趨勢將引導全球資本增配新興市場資產。港股兼具離岸中國資產屬性與AI科技主題配置價值,有望成為外資增配新興市場的核心標的之一,進一步充實市場流動性與上行潛力。
人民幣升值預期升溫 推動港股資產重估深化
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升溫正推動港股資產重估進程深化。從歷史規律看,人民幣升值周期內港股通常表現出較高彈性:一方面,人民幣匯率與港股走勢均反映對國內經濟基本面改善的預期,經濟向好不僅構成人民幣走強的底層支持,亦增強市場對港股上市公司盈利修復的信心;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透過多重路徑影響港股:在風險情緒層面,人民幣匯率與港股風險溢價呈現顯著負相關性,人民幣升值往往伴隨美元走弱,推動全球市場風險偏好上升;在資金層面,美元走弱驅動非美經濟體金融條件邊際寬鬆,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同步提升。資金與情緒雙重驅動,將持續強化港股核心資產的估值修復與增長潛力。
對投資者而言,當前可重點關注港股科技(如AI、智能製造)、消費及高景氣周期板塊,把握政策與流動性共振帶來的結構性機會;同時可依循南向資金與外資流入邏輯,布局具估值修復潛力的核心資產,兼顧收益與風險平衡。
(題為編者所擬。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