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復生
轉眼10年,2015年9月3日,我國首次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具有創新而深遠的政治意義,將抗戰勝利紀念提升至與國慶同等的政治高度,建立了每10年一次抗戰勝利閱兵的新傳統,體現了對歷史記憶的政治運用。
2015年的8月天,我們在俄羅斯旅遊,依依不捨離開聖彼得堡,轉經莫斯科機場,趕上8月31日的中國民航班機,9月1日清晨直抵北京,下榻國際俱樂部(St. Regis Hotel),小休兩日,養足精神,出席9月3日的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當年靠近天安門廣場一帶的長安大街附近酒店,為了安保理由,其間皆不接受賓客入住,我家公寓緊貼東方廣場君悅酒店,亦未能幸免。還好熟悉的國際俱樂部,被列為閱兵外賓團的指定酒店之一,我們得以預訂房間,車輛憑證可於酒店正門接送至閱兵廣場,讓母親省卻舟車勞動。
由於下榻的酒店較遠離天安門,凌晨時分,從房間內遙望長安大街,已見一架又一架的坦克軍車徐徐而上,想是提前到廣場整裝列陣,窗外森嚴寂靜的氣氛,跟平時車水馬龍的長安大街,相映成趣。
為了見證這意義非凡的歷史時刻,母親寧願犧牲在心儀的聖彼得堡多留,提前整整兩天抵京,說要養精蓄銳,全神貫注地投入這場首創的九三閱兵活動。記得安檢重重,但安排細緻有序,我們先在外交部集合,登上已備好的外賓專車,跟各國使團人員同座,他們對我國的嚴密保安措施,均讚大開眼界!
「十年磨一劍」,2025年的抗戰勝利80周年九三閱兵,備受國際關注,我們的安檢、科技、軍備等設施,將更鋒芒顯露。這次閱兵可以說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一次全面檢閱,從第五代隱形戰機到高超音速導彈,從無人機群到水下無人載具,從新型坦克到反導系統,涵蓋海陸空各個作戰領域,體現了現代戰爭一體化聯合作戰的特點,我國軍工的發展速度,讓全世界刮目相看,預祝九三閱兵圓滿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