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嘉麒
(作者為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

中國宏橋(1378)作為全球第二大鋁及氧化鋁生產商,其最新公布的中期業績展現出強勁的經營韌性和盈利能力。在當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波動的背景下,該公司成功實現收入和利潤的雙增長,這不僅得益於鋁價上漲和需求復甦,還反映了其產業鏈優化和成本控制的成效。

從財務數據來看,中國宏橋上半年收入達810.3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1%;毛利為208.05億元,增長16.9%;股東應佔淨利潤123.61億元,增長35.0%。若剔除一次性項目,經常性淨利潤達145億元,增長31%。這些指標的改善表明公司不僅在短期內受益於市場環境,還在內部運營上取得了顯著進展。

深入剖析毛利率結構,集團整體毛利率升至25.7%,較去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這一提升主要來自產品組合優化和價格傳導效應。其中,氧化鋁產品毛利率大幅上升3.4個百分點至28.8%,這得益於銷售價格上漲10.3%至每噸3,243元(不含增值稅),同時銷量增長15.6%至636.8萬噸。這種雙重驅動反映了全球鋁土礦供應緊張和下游需求回暖的宏觀因素。鋁合金加工產品毛利率則上升2.3個百分點至23.3%,銷量增長3.5%至39.2萬噸,平均價格上漲2.9%至每噸20,615元,這顯示公司在高端加工領域的競爭力增強,特別是在汽車輕量化等應用市場的滲透。

相比之下,鋁合金產品毛利率維持在25.2%,銷量增長2.4%至290.6萬噸,價格上漲2.7%至17,853元/噸,雖然增長較為溫和,但仍貢獻了穩定的現金流。總體而言,收入增長10.1%的主要推手是價格和銷量的同步提升,這在行業內屬於較高水平,凸顯宏橋對市場波動的適應能力。

從業務布局來看,中國宏橋已構建起綠色鋁產業鏈的全覆蓋模式,涵蓋電力、鋁土礦、氧化鋁、原鋁、鋁加工及再生鋁等環節。公司在幾內亞、山東和印尼擁有多元上游產能,這不僅降低了對單一供應源的依賴,還通過地理分散緩解了地緣政治風險。

目前,公司正將約300萬噸產能分階段遷移至雲南,這一舉措預計將綠電鋁佔比提升至46%,符合全球碳中和趨勢,並有望降低能源成本約10-15%。在下游領域,宏橋擴展至汽車輕量化材料和環保再生業務,這不僅提升了產品附加值,還開拓了高增長市場,如電動車和可持續包裝。這種縱向一體化策略在行業中具有競爭優勢,能夠在鋁價低迷期通過內部協同維持盈利穩定性。

展望下半年,鋁價穩定和需求回暖將繼續支撐業績增長。管理層預測鋁價維持在20,600元至21,300元區間,這基於全球供應鏈恢復和中國基建投資的預期。然而,需要警惕潛在風險,如貿易壁壘或原材料價格波動。公司近期宣佈不低於30億港元的股份回購計劃,上半年已回購1.87億股耗資26.1億港元,這不僅體現了對未來業務的信心,還通過減少流通股提升每股價值。

雖然中期未派息,但參考2020-2024年全年派息比率從45%升至63%,預計全年股息收益率將超過7%,這在同業中頗具吸引力。股價近期受業績提振上漲,但考慮市盈率仍處於歷史低位,建議投資者分段吸納,作為中長線持有之選,以捕捉綠色轉型和行業復甦的長期紅利。總體評估,中國宏橋的業績增長不僅是周期性復甦的結果,更是戰略布局的體現,投資價值值得關注。

(題為編者所擬。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