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於9月10至11日(周三至四)舉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今日出席介紹今屆論壇的記者會時表示,是次論壇主題為「合作求變‧共建未來」,當中有不少新亮點,包括新設「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環節,促進香港專業服務和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重點基建項目;設立焦點市場環節,聚焦個別市場的潛在機遇;另會開設可持續發展圓桌環節,向「一帶一路」國家官員分享專業服務和公共治理經驗;同時加強與青年商業領袖的環節,增加交流。相信論壇將進一步提升香港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發揮的作用,以及協助香港各界加深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和切實把握其中的機會。
至於重量級嘉賓方面,丘應樺透露,除了中央部委會派員出席論壇,到目前為止已回覆出席的外國官員講者包括哈薩克斯坦及柬埔寨的副總理,馬來西亞、土耳其、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埃塞俄比亞的部長級官員;以及一些國際組織,例如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高層。論壇嘉賓的多元性,反映其他地方對論壇的肯定及對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認可。
丘應樺回顧特區政府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所作出的努力時指出,「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是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的重要一環,並列入《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所介紹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取得的成果之一。由首屆論壇有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400名與會者,發展到去年第九屆有約8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6,000名與會者,論壇在「一帶一路」及其他地區的關注度有很大的提升。現屆政府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至今共促成約50份合作備忘錄,範疇涵蓋商貿、金融、環保、氣象、反貪等,預計今屆促成的合作備忘錄將比去年更多。
他又指,自2013年以來,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的商品貿易額大幅增長近八成,為同期香港對外商品貿易額增幅的3.2倍,達到約2,800億美元。此外,2023年,香港對這些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頭寸超過1,300億美元,是2013年的3.6倍,更是香港總體增幅的4倍。這些數字不僅展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樞紐的強大實力,也突顯「一帶一路」市場的增長潛力。
香港至今已與包括14個「一帶一路」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以及與包括約20個「一帶一路」國家簽訂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特區政府亦透過「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資助中小企參與出口推廣活動,以及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和拓展營銷。政府的經濟貿易辦事處、貿發局和投資推廣署的海外網絡至今覆蓋99個「一帶一路」國家。香港也不時檢視政策及措施,提振香港與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國際貿易。例如,去年施政報告宣布調低烈酒稅,來自各地包括「一帶一路」國家的烈酒得以更低門檻進入香港市場。
丘應樺續指,香港的專業服務業全面並與國際標準接軌,包括法律、會計、建造、工程、設計、金融、綠色發展和創新科技等領域,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金融中心,也為「一帶一路」提供專業的投融資、風險管理、保險和財富管理等服務。香港的綠色發展方面,可以在綠色評估、認證、金融等方面賦能「一帶一路」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2024年在香港設立的初創企業數目創新高,達到近5,000家。香港擁有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不少內地科技企業借助香港平台「走出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
在人文交往方面,特區政府通過舉辦各類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項目,增進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理解與友誼,為長期合作奠定基礎。「一帶一路獎學金」自2016/17學年起推出,而去年施政報告亦提出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傑出學生到港升學。香港的「亞藝無疆」藝術節亦已成為每年盛事,吸引眾多市民和旅客參與,展示亞洲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魅力。另外,特區政府推動業界參與清真認證,截至今年6月中已有190間餐廳獲得認證,而香港在非伊斯蘭合作組織的穆斯林友善旅遊目的地排名,由去年的全球第4名攀升至今年的第3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