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鳳翔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國泰」)憑藉中國市場支撐及精細化管理,於業界面臨經營壓力下,交出逆勢亮眼的中期業績:客運收益同比增長14%、運載乘客增長27.8%、運載率再高於去年同期達84.8%。
其新增的香港-烏魯木齊直航航線平均客座率約90%,幾乎達到「班班滿座」狀態,也同時幫助更多香港青年加深對內地的了解;與中石化合作的可持續航空燃油(SAF)項目,更讓其碳減排效率領先亞洲。這一連串的持續優化措施,標誌着其「植根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戰略在內地樞紐機場的實質性落地。
航空公司格局:從北美壟斷到多元競合
隨着中國經濟崛起,全球航空業格局逐步變化。在全球十大機隊規模航空公司中,雖然美國航空仍憑借成熟市場穩居主導,中國三大航(東航、南航、國航)已進佔三席。
服務質量領域,國泰與卡塔爾航空和新加坡航空一起位列全球最佳航空公司三甲,超越美歐多數大型航空公司。這種分化背後,是中國航空人口的快速增長。正當美國航司在成熟市場僅能維持0.3%的增速之時,中國航空人口在2025年達4.7億,推動國泰等航司將內地空乘比例提升至40%,普通話廣播覆蓋所有航班,優質服務乘勢而上。
民航製造格局:從美國壟斷即將被追越
過去12年,國泰新增機隊幾乎清一色選用法國空客。在全球飛機製造領域,空客正以55%的中國市場份額超越波音。數據顯示,預計9月份,空客A320系列客機的累計交付量將超越波音同級機型(目前差距僅20架),將會改寫民航客機誕生90年來的市場格局。
波音與空客兩大製造商共佔據全球市場半個世紀,如今中國商飛的C919以「黑馬」姿態闖入賽道。截至2025年8月,C919訂單約1500架。

航空引擎格局:長江動力挑戰百年壟斷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其製造難度極高,核心難點在於渦輪葉片需承受1700℃以上高溫等多項頂尖技術要求,長期由美英兩國的通用電氣、普惠,以及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三家壟斷。
就算空客的發動機也依賴美國,但中國航發集團的「長江-1000A」正在改寫這一格局:這款專為C919設計的發動機,推力達13.5噸,油耗比同級競品低12%,氮氧化物排放減少20%,預計2027年批量裝機。關鍵是,C919飛機零部件的「自給率」(自產零件比例)高達75%,超出目前美國、法國的公司。
中國發展助力:智慧企業強化優質業務
在全球航運業普遍面對的盈利壓力下,國泰的長足發展,既是自身戰略體現,更與中國崛起的深度綁定。中國技術提升、市場擴容乃至「一帶一路」推動的全球融合,為前瞻企業帶來百年未有的發展機遇,而國泰正是其中的積極踐行者,它深度融入中國航空業從「消費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跨越進程,以香港為樞紐搭建起旅客與商家「走出去、引進來」的空中通道。
國泰更通過不同的「國泰青年探索家」計劃助力香港與內地青年跨境認知國家發展機遇,在踐行「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的同時贏得廣泛口碑。作為香港航空業的標桿,國泰用實際行動證明:唯有扎根香港、依託中國市場,在航空變革中佔據先機。盈利以外,在「全球文明倡議」與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下,國泰優質服務的「金漆招牌」將成為不同企業的借鑒典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