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平理

近期,被警方國安處懸紅通緝的許智峯及鍾翰林,分別獲澳洲「政治庇護」及英國「難民」身份。中國外交部及香港特區政府均表示強烈不滿及堅決反對。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下午分別召見英澳駐港總領事,重申特區政府對其犯罪行為絕不姑息,一定依法追究到底。

英澳兩國包庇罪犯的行徑,本質是公然踐踏法治精神。其通過媒體造勢將犯罪分子包裝為「政治異見者」,實則是為反中亂港分子披上合法外衣。陳國基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賦予「法外特權」的做法,讓違法者逃避法律制裁,是徹徹底底地踐踏法治原則和違反法治精神,絕不利於香港特區和兩地政府的關係。

對比國際通行的引渡準則,英澳兩國的操作完全突破法律底線。根據《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各國應依法配合引渡犯罪嫌疑人。而許、鍾二人涉及的煽動分裂國家、勾結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罪名,在英澳兩國刑法中同樣屬嚴重犯罪。西方政客及媒體此時以「民主」「人權」美化犯罪行為,可曾想過當自己本國遇到類似情況時,要如何自處?會否自扇耳光?

澳洲2018年訂立《國家安全立法修正案》(間諜活動及外國干預),以及禁止外國政治捐款的法案,將相關行為納入刑事範疇,嚴厲打擊任何潛在的「宣傳滲透」和「境外資助」;英國2023年《英國國家安全法》更將「間諜、破壞活動和為外國勢力行事者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列為嚴重犯罪。

這充分證明,西方國家及政客十分了解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法律定義與後果,也清楚知曉此類違法行為的本質,更明白香港警方依法通緝涉嫌「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犯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正當性。「揣着明白裝糊塗」恰恰暴露了西方政客的虛偽雙標。當他們自身面臨國家安全威脅時,他們動用最嚴厲的法律手段予以打擊;當其他司法管轄區依法處置同類行為時,卻將其污名化為「政治迫害」。

英澳兩國指鹿為馬,為通緝犯提供所謂「庇護」,意圖明確,就是要將反中亂港的棋子物盡其用,延續西方勢力以港遏華、破壞香港穩定的戰略陰謀。2019年修例風波背後,就有英國、美國等外部敵對勢力通過資金輸送、輿論煽動、培訓激進分子、策動街頭暴力等系統性操作,其擾亂中國發展大局的賊心從未打消。

不過,英澳兩國甘當美國反華先鋒是嚴重的戰略誤判。澳洲前總理基廷曾警告:「成為美國附庸的代價,是喪失外交自主權。」歷史經驗證明,充當大國博弈的棋子往往難逃被拋棄的命運。從蘇伊士危機到阿富汗撤軍,從法國潛艇訂單被截胡到英國鋼鐵業崩塌,西方盟友間的背叛戲碼從未停歇。如今英澳兩國在涉港問題上的激進表演,不過是重複着「政治掛帥」的陳舊劇本,最終損害的將是本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身的國際聲譽;我們且行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