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啊媛
近日,台灣地區網紅「館長」陳之漢開啟第二次大陸之行,為兩岸交流增添一抹別樣色彩,其言行引發廣泛關注與思考。與此同時,「大罷免」首輪投票完敗,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施政滿意度跌至上任後新低,台陸委會「查處」部分「唱和大陸」台灣藝人遭網民嘲諷批評,島內種種動向映射出賴清德當局施政不得民心,台灣民眾渴望兩岸交流、追求共同發展的心聲。

驚嘆大陸發展 喚台胞「回家」
與首次的上海、杭州之行相比,「館長」的第二次大陸之行特別聚焦科技創新領域。他帶領20多人的直播團隊前往深圳,參觀騰訊總部、觀看無人機表演、體驗無人駕駛出租車等。他表示,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如今的科技之城,機器人、無人機等科技成果令人驚嘆。通過無修飾的直播鏡頭,「館長」將大陸的真實面貌展示給台灣網友,為島內帶來「館長震撼」。他期盼通過這次行程,讓台灣民眾看到深圳的精彩發展,以後回到台灣能更有底氣地告訴同胞「台灣同胞應該回家了,大家應該要手牽手,而不是成為敵人,我們是家人,家人就該回家。」
「館長」此行不僅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樑,更拉近了兩岸民眾的心靈距離。「館長」的大陸行甚至引發了「跟隨效應」,已有台灣博主循着他的足跡開啟大陸探索之旅。島內媒體指出,「館長」的大陸行正是破繭而出的先聲,其後勢必會有更多跟隨者絡繹而至。通過親眼目睹大陸的發展成就,親身感受大陸民眾的熱情好客,台灣民眾將加深對大陸的理解,並增加親近感與認同感。
兩岸人員往來密切,兩岸之間的交流活動也持續熱絡,突破賴清德當局的政治封鎖,以具體行動詮釋了「兩岸一家親」的共識。自2001年通航以來,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截至2025年5月已累計運送旅客2244萬人次,佔兩岸「小三通」總運量的九成以上。
血濃於水 相向而行
6月,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領20名「大九學堂」青年學子抵陸參加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參觀寧德時代等創新企業並赴甘肅參與公祭伏羲大典和敦煌文化交流活動,行程貫穿中華文明核心脈絡的同時,也領略到大陸的先進一面。在廈門出席論壇大會時,馬英九強調當前兩岸雖然有不少挑戰,但相信兩岸人民的情感交流,不會因政治力量打壓而中斷,並重申兩岸應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深化合作,共謀未來,創造和平雙贏。
文化交流不斷的同時,兩岸經濟合作動力強勁,產業鏈供應鏈穩固,經濟往來持續加強。今年前5個月,兩岸貿易額為1236.68億美元,同比增長13.3%。這些事例和數據清晰地表明,兩岸交流合作不能停、不會停,兩岸民間交流需求強烈,絕非賴清德當局的政治操弄所能阻擋。
近年來,兩岸民間交流始終緊扣「真實」與「親情」兩大核心,成為打破認知壁壘的關鍵力量。這些交流沒有宏大敘事,卻充滿了兩岸民眾間的共情。正如「館長」的兩次大陸行,讓島內民眾看到了大陸的真實發展與社會民生,反映出兩岸民間交流的強大力量。這種基於真實體驗的民間交流,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台灣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認知,為兩岸關係的未來播下希望的種子。隨着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親身走進大陸,感受大陸的發展活力與人文關懷,兩岸間的誤解與隔閡必將消弭。任何試圖阻礙兩岸交流、割裂民族情感的行徑,最終都將被歷史拋棄。
無論賴清德當局如何進行政治操弄,都無法改變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事實,無法阻擋兩岸民間交流的步伐。「兩岸一家親」的血脈紐帶,更不會因政治操弄而斷裂。
(作者為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