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九龍倉集團(004)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由於內地發展物業的庫存減少,相關入帳亦因此下降,導致期內營業額按年減少19.4%至56.69億元,營業盈利按年跌13.9%至26.57億元。但由於資產撥備及投資物業重估減值都較去年同期減少,因此集團扭虧為盈賺5.35億元,去年同期蝕26.37億元。此外,受惠利息支出及稅項減少,集團在撇除投資物業重估減值等影響後,上半年基礎淨盈利增加約3%至20.35億元;每股盈利18仙,派中期息20仙,按年持平。九龍倉股價收報21.7元,跌0.46%。
九龍倉表示,財務狀況方面,集團的資本結構繼續維持穩健,負債比率以繼續維持4.4%低水平,所有負債屬於人民幣,因此借貸年利率下降至4%,利息保障倍數達13.4倍。至於業務方面,集團繼續專注核心業務,即內地及香港的物業、酒店及物流業務,其中逾60%資產為內地及香港的優質物業。自2019年起,集團增加內地土地儲備,及時降低物業組合風險,同時策略性地將資金調配至香港物業項目,目前香港所有項目正按計劃進行中。
期內,集團香港物業發展確認入帳收入上升56%至4.75億元,營業盈利大跌83%至3,100萬元。及至期杪,尚未確認入帳銷售額為3.05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集團在港的住宅土地儲備達280萬平方呎。
內地投資物業方面,九倉表示,消費意欲低迷,供應過剩仍然是其問題所在,與此同時不斷演變的電商趨勢亦有影響。在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集團物業以群聚效應和優越地理位置為基礎配合創新的租戶組合和市場推廣是維持其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寫字樓面對企業規模縮減和空間整合,租賃市場難以復甦。嚴重供應過剩令租金水平和出租率進一步受壓,故期內分部整體收入下跌4%至22.44億元,營業盈利下跌5%至14.7億元。
內地發展物業方面,九倉表示,隨著活躍項目和可供銷售存貨減少,上半年的應佔已簽約銷售額有限,僅為8.59億元人民幣,主要來自蘇州的項目。及至期杪,未確認入帳銷售額為7.4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底的6.16億元人民幣升20.6%。
酒店業務方面,九龍倉指經營環境仍然充滿挑戰,房價因消費謹慎而繼續受壓,較去年有所下降。香港的入住率獲旅客人數持續增長支持,而內地的入住率則下降,原因是市場競爭加劇,加上海外旅遊目的地選擇增多。來自擁有和管理酒店的分部收入增加7%至3.12億元,但錄得營業虧損1,100萬元。
物流基建方面,九龍倉指出,主要航運聯盟重整區內服務,同時對中美貿易談判的憂慮嚴重擾亂了貨運。現代貨箱碼頭於香港的吞吐量減少3%至170萬個標準箱,情況在下半年亦未必會好轉。深圳方面,大鏟灣碼頭的吞吐量增長20%至120萬個標準箱,而其聯營公司蛇口集裝箱碼頭的吞吐量則上升11%至340萬個標準箱。香港空運貨站(集團佔21%權益)貨運量維持於90萬噸。分部收入微升至10.76億元,營業盈利上升11%至1.37億元。
九龍倉指,在持續疲弱的市況下,集團上半年的資產撥備及投資物業重估減值都反映了市場價值變化,另會繼續奉行積極的資本管理以維持低負債比。同時,集團的人民幣債務自然對沖人民幣資產,有助節省借貸成本。另外,高流動性的長期投資,不但維持資本穩健,而且收益理想。
展望未來市況,九龍倉預期,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問題、貿易和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全球供應鏈轉移等複雜的外部環境因素可能會持續加劇市場波動,限制全球經濟增長。在內地,潛在的政策轉變或會重塑房地產市場,但包括持續供應過剩、信心薄弱和就業市場疲軟的根本性問題繼續阻礙復甦。與此同時,息口走向和整體經濟復甦步伐將會是決定香港樓市走勢的關鍵因素。面對不斷演變的經濟形勢,集團會對市場發展保持警覺性,並繼續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