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肇飛 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
過去兩周,ETH 在經歷短暫回調後重新走強,8月10日一度突破4,300美元,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並逼近2021年牛市時的4,800美元歷史高點。與上一輪周期相比,目前的資金結構、合規環境和技術路徑已發生重大變化:ETF和機構資金正在重塑資金流入方式,鏈上性能升級則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時推高活躍度。
自誕生以來,以太坊憑藉強大的智能合約能力和去中心化應用潛力,持續引領全球區塊鏈生態的發展,從早期比特幣的補充,演變為如今支撐數萬億美元價值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非同質化代幣)和RWA(現實世界資產)生態,以太坊的價格動態始終反映了技術進步、宏觀市場的環境。2021年多頭市場中創下的4,800美元歷史高點,正是這一演進的集中體現。當時全球低利率、疫情刺激政策和生態爆發疊加,推動ETH從新興資產加速向主流價值儲存轉型。今天重新逼近這個高點,既是市場復甦的信號,也是檢驗新周期成長邏輯的關鍵時刻。
未來12至24個月,幾條主線將決定ETF與機構在ETH市場的角色。首先是機制,in-kind普及將進一步壓縮交易成本、優化追蹤表現,使ETH ETF更接近成熟商品ETF的運作模式,這對中長期配置盤是重要利多。其次是政策,目前美國ETF普遍不質押,一旦放開,資金常駐性和產品吸引力將顯著提高。最後是集中度治理,託管與驗證權的高度集中雖然提升了效率,但也帶來系統性風險,大型託管商和發行人可能掌握過高的驗證節點比例。
ETH價格上望5000美元關口
ETH突破歷史高點的可能性在2025年下半年顯著增強,8月10日,ETH突破4,300美元,接近4,800美元的心理關口。這一前景直接受益於Pectra升級的激活,該升級透過賬戶抽象和blob吞吐量提升,降低了Layer2成本並優化了用戶體驗,推動DeFi和RWA應用的加速採用,進一步放大網絡需求和通縮效應。
即將到來的Fusaka升級預計在2025年第四季引入PeerDAS技術,提升數據可用性和節點去中心化,將強化以太坊在元宇宙和供應鏈領域的競爭力,潛在刺激開發者活動激增並吸引更多機構資金流入。這些升級的協同效應預計將驅動TVL持續擴張,結合AI和零知識證明的集成,強化以太坊作為基礎設施平台的價值存儲屬性,從而支撐價格向5,000美元以上區間推進。
雖然「七姐妹」是美股科技股的代名詞,但它們早已在不同程度上涉足區塊鏈,更多是以基礎設施和應用入口的方式參與而非自建公鏈。微軟、Google和亞馬遜分別透過雲端服務提供區塊鏈節點託管與部署;蘋果在支付和應用商店政策中接納NFT應用;Meta嘗試過穩定幣和數位身份布局;特斯拉直接持有並交易比特幣;英偉達的GPU則長期為加密網絡提供算力基礎。
以2024年數據,「七姐妹」的市銷率中位數約12倍,ETH的類市銷率約210倍;以2025年降費後的運行水平,這一數字甚至高達360倍。從營收倍數的角度來看,ETH的估值明顯更高,但這並非需求減少後的泡沫,而是因為擴容降費壓低了單筆交易價格、推高了用量,從而在統計口徑上稀釋了營收。如果將網絡活躍度、L2結算量和長期通貨緊縮效應納入考慮,這種高倍數更反映了市場對未來成長的預期,而不是估值失真。
ETH作為全球區塊鏈生態的核心資產,其幣價形成與未來發展潛力已逐步建構出清晰的邏輯閉環。從2021年牛市高峰期確立的4,800美元心理點位,到目前ETF與機構資金的深度參與,再到技術升級驅動的生態擴展,以太坊正處於由「價值捕獲」向「價值釋放」轉變的關鍵階段。
估值遠勝美股「七姐妹」
在估值方面,雖然ETH目前的「類市銷率」遠高於美股「七姐妹」,但該溢價反映的是市場對其未來網絡效應與生態不可替代性的預期,而非短期泡沫。隨着鏈上活躍度提升、通貨緊縮機制強化以及質押政策的潛在放開,ETH的資本回報邏輯將更加成熟。
展望未來12至24個月,ETH創新高的可能性顯著增強,尤其在Fusaka升級落地與ETF持續流入的雙重推動下,價格有望進入新的估值區間。儘管仍面臨監管、技術競爭與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但以太坊的技術演進與生態擴展能力將持續鞏固其在全球數位資產體系中的領導地位。(節錄)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