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今年4月起向全球多國發動關稅大戰,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不確定性。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資深經濟學家徐建偉今日表示,在現屆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的影響下,內地貨品不論是直接出口至美國,還是經第三國(例如越南)輾轉出口至美國,都會受到美國的高關稅所影響,因此該行預期今年下半年內地出口增長表現將會受壓,再加上近年內地房地產市道與內需消費表現較為疲軟,令內地難以完全擺脫通縮陰霾,因此他預期今年內地經濟增長要達至5%官方增長目標的難度相當大。若要推動內地經濟增長率貼近相關目標,他認為中央政府需推出更多政策刺激內地經濟增長。

至於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則表示,在現時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的影響下,亞洲多國即使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亦需要為其出口至美國的貨品支付最少15%關稅,而且美國還針對部分亞洲國家輾轉出口至美國(俗稱「洗產地」)的商品開徵高達40%的關稅。因此,她預期全球大型或跨國製造企業將會進一步將其供應鏈分散與重組,例如由「中國+1(主要是東南亞國家)」逐步過渡至「亞洲+1(例如墨西哥或者亞洲以外的全球南方國家)」,藉以分別應對美國以及其他地區的訂單需求。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