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特區政府積極打造北部都會區成為本港創科基地,旨在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信和集團可持續發展及創新副總經理郭鎧怡表示,打造健全的創科生態,除了要有政策支持,以及資金、土地和人才等硬件配套,亦需要社會各界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讓創科「落地」。集團為配合北都創科政策,去年將旗下「信和創意研發室」及創科交流網絡「The Spark」由觀塘搬遷至元朗,作為把創新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並連繫社區的平台;並在近日舉辦「One North創科AI夏令營」展覽活動,讓青少年免費接觸創新科技,培養他們的興趣和創新精神,共建北都智慧社區。
郭鎧怡強調,「創科與不同年齡及界別人士都息息相關」,因此最近集團舉辦「One North創科AI夏令營」,作為北都首個以AI(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大型教育體驗活動,匯聚逾30個跨界夥伴,歷時逾半年籌備。活動透過讓區內兒童及青少年免費參加各種沉浸式科技體驗、互動工作坊及AI技術展覽等前沿科技,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與探索精神,將創科帶入社區之餘,同時讓社區各界從不同層面參與北都創科發展。她認為,香港樂齡科技、環保科技及健康科技都大有可為,集團在未來會舉辦更多聯繫社區的活動,透過公眾教育和各種跨界別合作,將創科帶入社區和日常生活。
創科往往要面對「落地」困難,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便積極聯同商界及社區,推動「產、學、社」合作模式,讓創企從社區發掘市場機遇。科大創業中心總監凌恒然教授認為,人是科技的最終用家,而科技則是為改善人類生活而發展,因此創科最重要是先發掘市場需要,而社區正正是龐大市場;當創企了解社區的痛點和實際需要後,便可據此研發解決方案,滿足市場需求,讓創科產品更「貼地」。此外,社區亦可作為創企的試驗場景,測試產品的實際應用並獲得意見回饋,讓創企逐步改良產品,最終可以推出市場銷售。同時,將科技帶入社區,讓各界明白創科並非「象牙塔」內的研究,而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都有機會用到和體驗到,讓社區逐步接受和信任新科技,才可建立長遠健康的創科生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