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廣宇

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近日第三度訪華,帶來美國商務部批准恢復向中國銷售英偉達H20人工智慧晶片的消息,立即在全球科技圈掀起波瀾。然而,這表面上看是一次技術封鎖的鬆綁,但背後只不過是美國以「降級特供品」形式,繼續維持對中國科技遏制的精巧策略。中央當下最緊要的課題,仍是堅定推動科技自立自強。

事實上,這批所謂「解禁」的H20晶片,遠非英偉達的頂尖產品,而是專門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門檻而設計的低規版。其實,H20性能僅為旗艦H100的不足二成,記憶體頻寬與運算能力明顯遭限制。雖然其保留CUDA生態兼容性,仍可滿足國內AI開發者模型訓練的基本需求,可吸引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科技巨頭的百億美元訂單。英偉達透過此「第四好」晶片,既可在遵循美國法規的前提下保住中國市場,又能令中國開發者對美國技術產生依賴,這正是美方精準設計的長期遏制邏輯。

要知道,這場所謂「解禁」並非單純商業決策,更是中美在稀土與晶片博奕中的權力交換。中國掌握全球超過八成稀土資源,是全球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供應方。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曾明言,禁令解除與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掛鈎,表明其背後有以H20晶片換取稀土穩定供應的戰略盤算。一方面,中國在原材料掌控上占據絕對優勢;另一方面,美方則在先進製程與高端晶片設計領域保持技術壟斷,雙方正通過反制手段試探對方底線。

值得欣慰的是,中國在欣然接納H20的同時,早已對美國所做的行為高度警惕。例如,國家安全部已第一時間就此事發出警示,強調境外晶片存在後門風險,呼籲涉密機構優先採用自主可控的國產芯片與系統。誠然,中央早前提出「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方向,絕非一句口號,而是對當前國際局勢最清醒、最務實的回應。

筆者認為,中央當務之急在於堅定不移地推動科技自立自強。首先應繼續大幅加大對半導體、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補齊設計、製造與封測等環節短板;其次,支持本土科技企業壯大生態,例如華為、曠視、寒武紀等代表性企業應被賦予更多政策與資本空間,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晶片及AI生態;最後,完善開源軟體與算法平台,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

總括而言,黃仁勳此行所引發的關注,再次凸顯一個現實:再多的H20,也只是權宜之計,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中國不能對這類「降級特供」產生依賴,更不能對外部讓步心存僥倖。只有在技術創新與產業體系上真正突破,才能在中美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動、立於不敗。

(作者為工聯會副理事長、香港I.T.人協會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