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7月26日,「煙火長卷·幸福福田——福田建區35周年美術作品展」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啟幕。該展作為2025深圳全民藝術季的重要項目,同時也拉開了福田建區35周年系列文化活動的帷幕,串聯起深圳中心城區——福田區從篳路藍縷到繁榮興盛的發展歷程。展覽將持續到8月10日,並將於9月在福田美術館繼續巡展。

記者在現場看到,香港畫家、香港藝術家協會成員黃琛的作品《我的熱鬧與沉靜系列-Spring Tide》在展覽中展出、收到觀眾的關注。這幅作品聚焦於深圳灣區,以橫幅構圖舒展灣區脈絡。粉紫色調如霧靄傾瀉,柔化建築稜角,將硬朗天際線暈染成朦朧幻景。海平面與城市輪廓呼應,延展空間縱深,色彩的氤氳消解都市喧器。筆觸層疊暈染,織就迷霧氛圍,讓灣區的「熱鬧」與「沉靜」相互交織。作品以色彩重構現實,在粉紫交融間,探觸都市煙火與精神留白的平衡,恰似給繁忙前海按下「慢放鍵」,於朦朧詩畫中,訴說喧囂與靜謐的共生哲思。
這樣精彩的美術作品次次共展出了66件。展覽以「歷史根脈—時代活力—未來展望」為敘事主軸,將福田區的「金融硬核、科創基因、生態底色、文化靈魂」熔鑄為可觀可感的視覺詩篇。展覽匯聚了著名油畫家王可偉中國古代歷史和將軍題材的作品,以及眾多深圳本土藝術家創作作品,從不同維度勾勒着福田的文化肌理與時代風貌:有的筆觸描摹蓮花山巔的晨曦萬丈,偉人銅像在晨光中閃耀着改革先聲的光芒;有的線條勾勒紅樹林的生態畫卷,潮起潮落間飛鳥與濕地共譜自然交響;有的墨色暈染平安金融中心的摩天身姿,玻璃幕牆在陽光下折射出金融樞紐的蓬勃氣場……它們如同多稜鏡,將福田在歷史長河中傳承與創新的磅礴力量折射得淋漓盡致,讓人們清晰看見這片土地從南宋先民眼中的「風水寶地」,蛻變為國際化與現代化都市核心的神奇軌跡。
總策展人陳湘波表示,本次展覽如同翻開了福田的「家族相冊」,展現了煙火氣與國際範的獨特交融,展望了未來更需發揚勇於創新的「闖將」精神。

據悉,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5周年,福田建區35周年。福田區通過影視、音樂、書畫等多種形式,創作、推出主題精品佳作,並策劃、舉辦一系列文化項目:如拍攝精品短劇集《奇跡》、「心中福田你來創意」——福田區城區形象標識體系徵集活動、「一路踏歌而行」——福田原創歌曲專場音樂會、「尋路改革之城」——福田區青少年研學活動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