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戰文憑試猶如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每個跑手都在自己的賽道上奮力向前衝。當鎂光燈聚焦在奪目的狀元身上時,請大家也不要忘記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堅持奔跑的身影——有考生與病魔纏鬥仍不放棄學習;有非華語學生跨越語言藩籬只為融入這片土地;有被質疑「玩物喪志」的電競少年,用實力證明熱情與學業可以並行不悖;也有青少年在囚者希望以文憑試成績單,爭取社會的重新接納。這些年輕人以各自的方式詮釋着相同的堅持:或許起跑線不同,步伐快慢有別,但他們付出的汗水沒有被辜負。願每個奮勇拚搏的青年,都能在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上閃耀發光。
身殘志堅越障礙 特殊生各自精彩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高鈺)每個文憑試考生都有獨特的成長經歷,那些因身體限制而被視為「走得比別人慢」的考生,正以堅韌的意志,不徐不疾地用行動書寫自身的熱血故事。下肢截癱的少年鄭中在乒乓球壇上發光發熱,多次在國際賽事贏得佳績,明年將成為精英運動員,更有望升讀政府資助大學;行動不便的陳藝霖透過刻苦的訓練,以雙手驅動輪椅,也能在田徑場上馳騁奪金;腦麻痹、不擅辭令的鄧俊榮,除了能設計適合自己的椅子,當眼見其他輪椅人士下雨時倍感狼狽,便構思出在輪椅加上遮架。這些都足以證明,體弱不是落後於人的藉口,只是各自的人生有不同的節奏,各自精彩。
今年香港紅十字會轄下的雅麗珊郡主學校及甘迺迪中心共有5人報考文憑試。以最佳五科計算,前者有1人考獲11分,2人考獲10分,全部獲大專院校有條件取錄。其中雅麗珊郡主學校的陳藝霖,患有痙攣型腦麻痹,肌肉控制及肢體活動受限,仍堅持應考7科,獲考評局特批准延長作答時間、放大試卷及答題紙等。記者採訪期間見到她與老師專注商討升學事宜,臉上洋溢着對未來的憧憬。她表示,「雖然身體不便,但只要相信自我、努力學習,定能活出精彩人生。」

腦麻痹女生堅持考7科 立志做編劇
雖然藝霖的步速比其他人慢,卻鍛煉出非凡耐力。她積極參與校內輪椅比賽,曾在香港殘疾人田徑錦標賽2023奪2冠1亞、輪椅4×100米接力冠軍。她同時是校內戲劇組骨幹成員,對文字創作有濃厚興趣,現已開始創作劇本,並運用AI輔助構思大綱,學習不同敘事技巧,最欣賞瓊瑤的《還珠格格》等經典著作改編作品,她也立志成為優秀編劇,正考慮報讀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文專業傳意高級文憑課程。
同校的甄杰豪患有腦麻痹,熱愛科創,「我相信創造力可改變世界」,課餘努力鑽研各類設計軟件及電腦知識,經常在家動手搞小型項目,也曾與團隊合作開發網頁遊戲,「了解到開發流程,掌握了團隊協作技巧,作品還獲教師高度評價,讓我很有成功感。」
他擬報讀港大專業進修學院資訊科技高級文憑課程,立志以科技改善人類生活。
下肢截癱生乒壇綻異彩 盼出戰殘奧
香港耀能協會高福耀紀念學校今年有3人應考文憑試,並順利完成6科考核。下肢截癱的殘疾運動員鄭中,從小二起接觸乒乓球,6年前加入香港青少年乒乓球代表隊,每日訓練後趕回家做功課溫習。憑着堅毅及努力,在乒乓球壇上嶄露頭角,曾於殘疾人乒乓球未來賽的混雙XD10級取得金牌,明年將成為精英運動員。鄭中擬休學一年當全職運動員,再循學生運動員計劃升讀八大,其人生目標非常明確:「以乒乓球為終身職業,期盼有機會晉身殘奧會的世界舞台,退役後從事教練工作,為香港培育更多出色的殘疾運動員。」

至於患有徐動型腦麻痹症的鄧俊榮,中三時設計與眾不同的書包掛架,獲老師讚賞,激發他鑽研室內設計及視覺藝術的決心。俊榮曾花一年為自己設計椅子,並已成為實物置放在房間,可見其執行力。目前他已獲知專設計學院基礎設計文憑課程取錄。他希望在新學校結交新朋友,但也憂慮自己的與眾不同會成為融入群體的障礙,「無論如何,我都會為開學作好準備,立志將來在設計行業大展拳腳。」
雅麗珊郡主學校校長成英愉表示,部分學生受身體所限,需要更多時間和毅力,忍受傷痛完成考試,她深感敬佩,「無論他們成績如何,已樹立了最佳榜樣。」高福耀紀念學校校長施家祺則鼓勵學生,「未來縱有千重困難,亦要以更堅定步伐,繼續追尋屬於自己的璀璨人生。」
【特稿】電競「世一」冀讀商科:打機唔係廢青
(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恬恬)行行出狀元,今屆DSE更有「世一」港生迎來放榜。就讀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的鄭業楷,綽號「蝦皮」,去年勇奪Pokémon GO世界冠軍,創下該遊戲最年輕冠軍及亞太區首冠紀錄,並贏得兩萬美元獎金。這位電競王者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坦言「成績稍為低過預期,但總體算達標」,並透露計劃升讀香港中文大學或香港科技大學的商科課程,未來會平衡學業、事業與電競夢想,更想用自身經歷改變社會的質疑,「打機唔係廢青!我從中學到好多嘢。」

「蝦皮」:會平衡學業與電競夢
「蝦皮」透露,過去每日完成日常學業任務後,會堅持打排位賽練習,周末參加線上特訓。在香港已經難覓對手,他有時還會半夜起床與外國選手競賽。他分享其時間管理心得:「如果半夜有比賽,下午返學會抽一兩個鐘補眠,確保上堂有精神。」
家人初期反對他花太多時間打機,後來雙方約定:「只要兼顧到成績,他們畀我繼續打機。」如今他達成協議,也自覺從打機之中收穫良多。他特別鼓勵學生玩家:「跌低唔怕,最緊要識起身,最後一定會見到勝利曙光!」
放榜後,他將目標瞄準商科學位與穩定工作,「方便放假時出國比賽」,又計劃以興趣導師身份幫助年輕玩家,「想鼓勵小朋友發展學業以外興趣,幫佢哋提升技術出國比賽。」
香港隊領隊張樂行與「蝦皮」因遊戲而結緣。他大讚對方記憶力甚佳,「我曾為『蝦皮』撰寫十幾頁訪問稿,佢睇一眼就背到八成!」
下月中旬,「蝦皮」將前往洛杉磯參賽,他坦言有點壓力,因為其目標是打破去年的紀錄,會在接下來的時間抓緊機會練習,而張樂行就在訪問尾聲笑着拋出野心計劃:「(下一步?)拎多次世界冠軍!」
爆肺生堅毅克難 入讀理大放射學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的關瑋軒,今年在化學和生物科取得5**,成績雖不算驚艷,但備考過程卻驚險萬分,也體現出其鋼鐵般的意志,令人敬佩。他透露,中三時曾患氣胸,原以為會自然康復,但觀察一段時間也毫無起色,需接受手術治療,幾經努力,終考入精英班。不幸的是,他在手術後再次爆肺,「有了第二次,就會有第三、四、五次……」接連在三年內病發了5次。

第一次爆肺時,瑋軒以為是熬夜過勞身體不適,本無打算就醫,後來在家人勸說下排急症。 當時醫護非常緊張,「我一入急診室,即刻被推去手術室。」即便如此,他手術後也未怠慢,雖然屢次出現氣胸,仍無阻他追求學問,「每次病發,我都提醒自己不能放棄,因為上天關上一扇窗,卻也為我開另一扇。我很感激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堅毅和韌性。」
盼透過專業幫助更多人
他又感謝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其中超級狀元黃泓智會將上課筆記傳給他,又透過WhatsApp解答他的疑問。最終,他通過校長推薦計劃獲香港理工大學放射學錄取。他指正因患病的經歷,讓他體會到放射科的重要性,「希望能透過這門專業,幫助更多人,回饋社會。」
該校另一考生鄧子聰在中文、生物科取得5**,他和黃泓智等創建了「每日一題 鍛煉思維」群組,將一些中文題目發在班級群,幫助其他同學,也推動師生雙向交流,學習態度非常積極。
囚青摘星奪佳績 四人達標升大學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今年共有20名來自沙咀、壁屋及勵敬懲教所的青年在囚者報考文憑考試。他們共報考100張試卷,其中92張取得二級或以上成績,佔總卷數92%,當中四人考獲本地大學的基本入學資格,而沙咀懲教所一名考生更取得5科最佳20分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的成績,其中國語文科及數學科取得5*及5。至於兩名勵敬及沙咀懲教所考生,分別考獲數學科5**及數學延伸部分(M1)5*。
青少年在囚者報考的科目包括四個核心科目,以及經濟、旅遊與款待兩個選修科等。沙咀懲教所監督潘浩霖表示,懲教署致力推行多元化更生計劃,鼓勵青少年在囚者參加公開考試,及考取社會認可之學歷,以提升他們在獲釋後繼續升學或就業的機會,為日後重投社會作好準備。
他指出,青少年在囚者參與文憑試,雖然在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他們沒有放棄,憑着堅毅的意志和努力不懈的精神,在家人的支持,以及懲教人員的協助和老師的悉心教導下,不斷提升自己,盡力爭取好成績,實在非常難得。他呼籲公眾給予更生者公平機會,接納及支持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讀「西遊」「三國」學中文 非華語生報捷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保良局顏寶鈴書院非華語女生Kedia Smriti在印度出生,一歲隨父母來港定居。由於幼時缺乏廣東話語境,升中後深感中文艱難,於是決心以研讀《西遊記》《三國演義》等經典提升讀寫能力,又觀賞粵語及普通話動畫強化聆聽技巧,並通過學校設計的學習活動和小組中鍛煉口語和寫作,同時積極在學校網站平台自學中文。現在的她,廣東話和普通話均進步神速,更在DSE多科取得佳績。
Smriti的英文、生物、化學及經濟科均考獲5**,數學及延伸部分單元一(M1)亦取得5*。此外,她在專為非華語學生設立的GCSE中文科取得最高的等級9,並於GCE AS中文科獲A,以此替代DSE中文科成績。
她對從醫深感興趣,覺得可以直接幫助病人,故她參加了港大醫學院的暑期課程,其間有機會與頂尖醫學專家交流,探索前沿技術,令她得到啟發,堅定了從醫的決心,未來想選報港大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香港是我成長的地方,希望能在這片培育我的土地上發展,以所學回饋社會。」

相關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