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今年以來,政策面多措並舉提振消費,「銀髮經濟」和新興消費領域,均有顯著成效。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財分中心、和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今日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社會經濟指數系列」顯示,老年消費者和青年消費者的購買類指數環比均出現上漲,說明這兩個群體表現出較為積極的消費心態。
在分年齡段的調查中,老年消費者在消費者信心指數、消費者評價指數、消費者預期指數等三項指數中得分最高,分別為108.6點、109.3點和108.0點;其次為20—39歲年齡組各項指數分別為104.2點、103.9點和104.5點;40—59歲年齡段消費者各項指數居末,信心指數、評價指數和預期指數分別為103.8點、103.5點和104.1點。
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財分中心、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徐國祥教授指出,老年消費者和青年消費者的購買類指數環比均出現上漲,說明這兩個群體表現出較為積極的消費心態;對比之下,中年群體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或更為敏感,故此對消費亦持有更為謹慎的態度。他建議,未來應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消費特點,予以有針對性的關注。
若以收入層次來劃分,此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消費信心亦隨收入水平呈現出不同特徵。二季度上海低、中、高收入者的消費信心指數分別為111.5點、105.8點和106.4點;消費者評價指數為低收入群體112.0點、中等收入消費者107.4點、高收入消費者105.8點;消費者預期指數低、中、高收入群體分別為110.9點、104.2點和107.0點。三個收入群體的各主要指數均高於中性值100點,但比較而言,低收入群體的各項指數最高,顯示該群體消費信心最為積極。
低收入群體消費心態積極,或也與政府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相關。系列調查的另一項結果表明,消費者對上海市政府「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工作最為滿意。據悉,二季度上海政府多管齊下促進就業,為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圍繞重點群體就業、企業用工支持、就業服務優化、技能人才培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覆蓋廣的政策措施,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政府該項工作投了滿意票。
徐國祥分析,多項社會保障措施全方位、多層次提升民眾生活保障水平,涵蓋就業扶持政策擴面增效、醫療保障制度優化升級、低保與特困供養提標和養老與社保服務精細化等,反映出政府對民生的重視和改善民生所做出的不斷努力,從而消費者對政府「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工作評價最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