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恒話路是行出來的,最重要是不怕失敗。 作者供圖

車淑梅

身為企業家、慈善家陳守仁博士之子,經常被稱陳亨利弟弟的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主席、立法會議員「廠二代」陳祖恒(Sunny),2022年暫時退出家族集團的事務,全力投入生產力局和議會的工作,他說︰「父親95歲,一直鼓勵子女要將三分之一的時間服務社會。大哥很好,比我年長20歲,當年是大哥開車送媽媽去醫院生下我的。我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理科碩士畢業,父親也親臨參加我的畢業典禮,非常感動。當了3年美林證券財務分析師,正式回歸集團,向父親和哥哥學習。」

陳氏家族非常團結,兄友弟恭,可能幼承庭訓主席做事謙虛而踏實,總是不遺餘力推廣生產力局的工作,「局方1967年創立,當時工業發展是需要幫忙換新的機器,現在就複雜多了,數字化、數據化等等,也因應政府推出的資助計劃,指引公司升級轉型。」

4月推出「出海服務中心」緣起何在?「過去兩年有內地企業跟我們聯繫,他們可能在某個科技範疇做得非常成功,例如會打關斗的機械人,但就是不懂如何打關斗到外國。好,我們去主導帶他們到香港,提供檢測、驗證和場景,希望香港成為他們未來國際市場的總部,到時香港就會更旺了。」

另一方面,主席也同時擔任立法會議員兩年多,有滿意和失落嗎?「我最滿意議會的氣氛和合作關係有好好的發展;最失落就是和家人見面時間少了,一星期未必有一晚可以在家吃飯,但我會盡量爭取陪伴太太和4個小朋友,家庭好重要。工作忙也因為現在香港一步一步演變,走向服務型,自問香港是否是一個真正的國際大都會?不錯,我們的法律基礎、金融服務等等很好,但我們的英文背景是否可以做得更好?我們並非只接待內地人便足夠,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到港,要國際化和多元文化、吃喝玩樂 、居住和休閒生活等等,令他們視香港是他們第二個家。」

明天是DSE放榜的大日子,有什麼忠告給予年輕人?「要勤力,不怕蝕底,要有國家觀、國際觀,明白自己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史,以及發展趨勢,不要回頭望要向前看,香港正處於嶄新的定位上,誰能踏上那個浪就可乘風而行!路是行出來的,失敗了起身調整心態再繼續走遠,只有跌倒不起來的人才是失敗者。加油﹗條條大路通羅馬。」

非常同意,正如主席陳祖恒議員一樣,勤力就可克服一切前行,想做總有辦法,不想做總有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