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飛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中國古代政治智慧簡潔有力,用在今日美國,再貼切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科技富豪馬斯克,因《大而美法案》通過在社交媒體上隔空交火,一方怒斥對方「令人作嘔」,一方回敬「忘恩負義」。這場狗咬狗的鬧劇,被媒體大肆渲染成政治八卦,但真正該被放大檢視的,不是罵戰,而是這份財政法案本身的內容。

《大而美法案》的「大」,是其規模。未來十年赤字增加3兆美元,稅收大幅削減,軍事開支繼續上漲,幾乎無視赤字與債務上限;而它的「美」,卻只對於頂層富人而言。企業稅減、資本利得稅減;但醫療與糧食補助被削、節能與環保稅收優惠被砍。這根本不是一份經濟振興計劃,而是一場「劫貧濟富」的法案,為的是換取金主支持與選票,犧牲國家長遠財政穩健。

馬斯克並非局外人,當然知道這一點,畢竟他作為特朗普的前支持者,為對方競選注資2.5億美元。當年他倚靠聯邦政府補貼與合約,成為電動車與航太科技的旗手。如今馬斯克大談所謂「財政責任」與「美國未來」,不過是當自己不再是利益最大受益者後的反噬,擔心取消電動車稅務優惠,將會進一步波及他在綠能產業的壟斷地位。現在,馬斯克扮演「良心企業家」,甚至發起社媒民調,倡議另組「美國黨」。若非自身利益受損,他何曾對公共赤字真正上心?

而特朗普更不用說,這位總統口口聲聲高舉「美國優先」,實則治國如經商,講求短期收益,不計長遠風險。他上一次執政時就大搞減稅與軍事擴張,四年間國債總額暴增近7兆美元。拜登政府延續其赤字思維,使得如今美國國債總額已超過34兆美元,年利息支出突破一兆美元,佔GDP比重逐年攀升。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到2034年,美債將突破50兆美元,美國政府將淪為一間「為償還利息而存在」的金融機構。

中華文化重視「居安思危」,孔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可惜美國兩黨政客與金權精英,眼中只有「選票」與「捐款」,毫無「立本」之志。所謂的預算案早已脫離公共治理的初心,成為收買財團與選民的政治支票。更令人憂慮的是,這份法案的代價,將由全體納稅人與下一代子孫承擔。據估計,單是削減醫療與食品補助,就將令逾1700萬人失去基本醫療保障,200萬人無法再領食物券。然而,美國最富有的10%家庭,卻會每年額外享受逾萬美元的減稅優惠。

美國媒體批評這是「用窮人的血餵飽富人」,筆者想說得更直白:「這是把整個國家的財政誠信拿去祭旗,是拿子孫的未來當籌碼,換特朗普與一小撮金主的政治快感。」特斯克與特朗普狗咬狗骨的狗血劇情固然精彩,但真正受苦的,卻是當地絕大多數的人民。昔日的羅馬靠不斷擴張維繫繁榮,最終死於內部腐化與財政崩潰。今日的美國,若繼續在減稅、擴軍、舉債的幻覺中迷失,恐怕也將步其後塵。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教聯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