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想像中的「小李杜」。 作者供圖

連盈慧

上星期四本欄的「小杜和老李」談的是大家熟知的李白和杜甫,事後一時還沒想起比李白和杜甫遲生百年的李商隱和杜牧,李商隱和杜牧同樣是一對交情深厚、年齡同樣相差十年的忘年詩友,杜牧生於公元803年、李商隱生於公元813年,就是後人慣稱之「小李杜」。相隔百年的李都是小李,杜是年長十年的老大哥。

只是李商隱詩如其名,人亦如其名一般「隱」重,對杜牧有的純屬對兄長敬重之情,杜牧——對那個小弟也沒有像杜甫對李白「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愛得那麼轟轟烈烈又狂熱。「小李杜」性格相近,是互相關懷不見激情,清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李商隱光是「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這兩句七言詩,了解杜牧孤芳離群的深意存乎其中而已,杜牧則坦言不喜歡李商隱的詩過於用典和雕琢。這「小李杜」同是唐朝末年官宦牛(僧孺)李(德裕)黨爭的受害者,二人相處從未經歷過太平盛世的客觀環境,當然不會有過李白杜甫「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浪漫,其實甚至當朝第十七任皇帝李昂心情也沒有好過,因無力解決士大夫牛李黨爭現象而心痛欲裂,曾仰天長嘆說過:「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他這個苦命皇帝在位也捱不到13年,30歲便駕崩了。在黨爭夾縫中生存的詩人,過着惺惺相惜憂時憂國的日子,心靈痛苦便可想而知。

經歷盛唐前半葉黃金時代,自然容易湧現出詩聖杜甫的「翻手作雲覆手雨」、詩仙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詩佛王維的「世中遙望空雲山」,以及終生不第還可以苦中吟樂的短命詩鬼李賀的「雨冷香魂弔書客」……那麼多不同風格的詩人,正由於國泰民安靈感豐富才下筆有神,令後人可以享受到吟頌不止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