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馬曉芳 北京報道)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在北京,博物館與城市之間的關係變得日益緊密,館城共生成為共識。記者從3日舉行的北京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大會暨北京博物館季文創月啟動儀式獲悉,2024年中國備案博物館7046家,中國博物館數量在過去10餘年中以每年超過200座的速度增長。活動舉辦地北京朝陽區擁有90家博物館,數量居北京市首位,博物館覆蓋率每十萬人2.6座,年接待2400萬人次,該區60%博物館參與國際交流,90%開展夜間開放。

北京博物館季文創月啟動儀式現場,學者馬未都講述博物館與城市的關係。(記者馬曉芳攝)

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現場表示,2024年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備案博物館已達7046家。2024年度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4.3萬個,教育活動51.1萬場,接待觀眾14.91億人次。中國博物館數量在過去10餘年中以每年超過200座的速度增長。觀復博物館創始人馬未都認為,城市是動態的,博物館展示其變化痕迹,博物館可以給參觀者提供很好的「情緒價值」。

北京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大會暨北京博物館季文創月啟動儀式現場展出的文創產品。(記者馬曉芳攝)

會上北京朝陽區面向全球遊客發布了《Museum-trip 朝陽季——超會玩的博物館之城》探館攻略和朝陽區博物館文創項目,推廣展示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成果。來自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中國科學技術館的志願講解員,以各館館藏文物為媒,生動演繹「老物件」背後的傳奇故事。2025「北京博物館季文創月」系列活動現場啟動。據悉,作為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北京市打造了首屆「北京博物館季」活動,以每月一個主題的形式構建「博物館+」活動平台,7月的文創主題落在朝陽。

北京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大會暨北京博物館季文創月啟動儀式現場展出的文創產品。(記者馬曉芳攝)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