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霆邦

社會討論多時的「粵車南下」,有望在今年內推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近日接受傳媒專訪時,表示到廣州與廣東相關部門商討粵車南下細節,包括粵車進入香港市區自駕遊的車流控制等安排,又指出「粵車南下」計劃除了是便利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跨境通行政策外,亦有助本港旅遊業發展。經過「港車北上」的成功經驗,相信「粵車南下」亦會取得成功以及刺激到香港消費,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可以有序推進「粵車南下」,有效地振興香港經濟,便利兩地居民交流。

「粵車南下」作為一個雙向奔赴的良好政策,陳美寶指出其中一個重點為利用設於大橋香港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提供泊車轉乘服務,「期望能配合特區政府的科技政策,透過引入新型系統增加停車位數量,方便車主停泊車輛。」特區政府正與廣東省有關部門攜手為粵車入境香港市區作預早準備,並會在總量控制、口岸通關、風險管理、提升配套設施等不同方面予以周全考慮。

對於「粵車南下」的執行,坊間曾有討論「南下」車輛或只能進入港珠澳大橋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之後再作開放。筆者認為,無論是粵車停在港珠澳大橋口岸停車場,或者「直入香港市區」,關鍵在於做好不同的準備,兩地政府要準備,相關設施要準備,以至香港各業界等,都要做好迎接新旅客的準備,因為這是全新的客群,其需求以及消費習慣都可能與其他旅客不一樣。

事實上,推行「粵車南下」看似簡單,實則也要解決不同問題,就如陳美寶所言,在數量控制、口岸通關等方面都要周全考慮。而且,「粵車南下」還涉及驗車、保險以及行車安全等問題,筆者認為,如兩地政府及時商討細節並執行,能夠在今年內推行計劃,絕對是提速、提效且有利兩地交往的德政。

單純地推行「粵車南下」,可能會讓政策效果打折扣,所以執行政策同時,還需要做好宣傳以及支援配套,例如內地車「南下」之後,他們可以去哪消費、去哪活動?如以自由市場角度,就是「他們想去哪就去哪」;但如果進取一點,就是為他們設計好一套又一套旅遊產品、套票,例如是「大嶼山深度遊」、「市區住宿兼泊車套票」等,令政策推行同時,旅遊界亦已經準備就緒,迎接全新的客群。

之前,社會亦有討論是否應該就「粵車南下」人士設一個消費額,筆者也認為不必設有消費額度,最主要原因是政策公平性,「港車北上」沒有此要求,「粵車南下」亦不必;另一方面,則是「粵車南下」旅客如果在香港「玩得開心」,自然亦會多花一點金錢消費。兩地居民,同根同源,除了海關的分隔,實在不必區分你我,最重要是香港要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交通上的「港車北上」、「粵車南下」,以至在金融經濟範疇的互聯互通措施,廣大市民都十分歡迎,並感謝中央、地方政府支持香港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創會主席、香港註冊會計師)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