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淑梅
應屆「愛心獎」得主前無綫電視宣傳科副總監,拆彈專家、「公關王」曾醒明先生在電視台服務40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甚至有4次離開的機會,最終他還是選擇留下來。印象最深刻的那一次,連方逸華小姐也出馬了,曾先生回想起來仍有暖意,「當年亞視招兵買馬,挖角名單上我榜上有名,那天方小姐請我到大班房面談,對我曉以大義,我們最尊敬的邵先生前半生50年奉獻給電影、後50年奉獻給電視……我同意也表達邵先生濟世為懷的精神對全世界華人的教育和醫療貢獻極大,是我最尊敬的長輩。方小姐即說,對了,就是這樣,你一定要答應我不會走,否則你不能出這個門口,為了說了算數,我們勾手指尾罷。」
好有趣的經歷,其實40多年前,曾先生剛入無綫讀到了柏楊先生的戰爭小說《異域》,提及一班由雲南移居泰北的軍人,基於同胞之情,血濃於水之義,他千辛萬苦地發起了「送炭到泰北」這慈善行動,當中經歷也同樣有趣和艱巨,「1982年,看了這本書非常感動,也希望探索一下這些人是否依然存在?認識了一位曾經到過難民村的何團長,他勸我千祈不要去,當地是蠻荒地帶,殺死一個人等如弄死一隻蟻,好恐怖,你和他們沒有關係,為什麼要去?有什麼居心?終於在苦苦懇求下,得到了一些人脈……才知道那些人居住在半山,屬於禁閉式的,是軍事重地,有軍人駐守,他們不可以下來,任何外人也不得進去。」
曾先生決心聯同5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出發,終於找到一位陳將軍,是當地華人最高負責人、難民村的大家長,「他見到我們都好突然,最後領我到一間小房間,從腰間拔出一支左輪手槍,要我坦白告知有什麼任務和目的?你們香港人不是只在意賺錢的嗎?我不慌不忙地坦蕩蕩地表示,我們是基於血濃於水、好奇和關懷……他終於放行,在山裏全部都是茅草屋,無水無電,全人類每天只能吃兩餐,早上8點下午4點,吃糙米辣椒,好簡單的菜,生活非常艱苦。那裏有100條難民村,大概有10萬人左右,原來他們最需要的並非挖掘水井或者什麼,而是啞老師中文字典,他們有100所小學和初中。回港後立即空郵寄上300本中文字典,因為我們知道孩子是多渴望得到這些物資,我也完成了這個美夢。」
美夢後,40多年來,曾先生繼續鍥而不捨地出錢出力地推動「送炭到泰北」的發展,現在山上的小朋友可以下山,可以融入泰國的社會,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和成長!曾醒明先生那種「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的精神,讓他得到了「愛心獎」,也使他朋友滿天下,在他離開電視台那一天,傳媒人士主動為他設下了15席的退休宴。曾先生一直自愧沒有大學學歷,但我想,沒有讀過大學但讀懂人心,早已贏盡大家的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