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周五(5月16日)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一級至「Aa1」,主要由於美國政府債務持續增加,導致財赤加劇、利率攀升。今次是穆迪歷來首度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意味美國在三大評級機構都失守最高信用級別,勢必衝擊總統特朗普的減稅計劃,更或波及全球金融市場。白宮聲稱穆迪下調評級有政治動機。

穆迪報告稱,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人數十年來,都未能有效削減債務赤字,現時政府債務已超過36萬億美元(約281萬億港元)。美國政府也沒有解決眾多財政挑戰,包括社會安全、醫療保險等項目成本攀升。穆迪預計美國聯邦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將從現時的5.4%增至2035年的9%,聯邦債務佔GDP比例屆時將增至高達134%。
穆迪:美政策存巨大不確定性
在報告中,穆迪特別提到特朗普政府試圖延續其首個任期內推出、數額龐大的減稅政策。儘管穆迪認為美國金融體系穩定,美元堅挺可靠,但其認為美國政策存在巨大不確定性,暗示美國的政局穩定和憲法秩序有時會受考驗,「美國歷屆政府和國會,都未能就扭轉巨額財赤、解決利率攀升的措施達成一致。我們不認為當局正考慮的財政提案,能在未來數年內削減財赤」。
不過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表示美國暫無再次被降級的風險。報告解釋,調整展望部分原因是美國長期以來在獨立的聯儲局領導下,實行有效的貨幣政策。如果美國政府能夠增加收入、削減開支,穆迪未來會考慮恢復「AAA」評級。
白宮轟穆迪首席經濟學家反特朗普
在穆迪之前,兩間主要信用評級機構惠譽與標準普爾,已分別於2023年和2011年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惠譽當時警告稱,美國財赤料會惡化,政府債務負擔高企且不斷增長,治理能力下降。標準普爾也稱美國的政府治理和政策制定不再始終維持穩定、有效,出現更多變數。
白宮發言人德賽將評級下調歸咎於前總統拜登政府,宣稱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致力解決拜登留下的爛攤子,揚言「如果穆迪還有信譽,就不會在過去4年的財政災難爆發時沉默」。白宮通訊總監斯蒂文·張發帖炮轟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贊迪,宣稱他是特朗普的政敵,「沒有人會認真看待他的分析」。
多名美國經濟專家警告稱,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全面失守最高級別,兩黨政府都難辭其咎,羅申美會計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蘇拉斯批評:「政府多年失職、縱容推高債務上限、推行不謹慎的財務政策,令我們陷入如今局面。現時任何公營和私營項目借貸成本,都會更昂貴。」
美債市面臨動盪 股市未來數周或轉跌
投資者一般依賴信貸評級,作為政府與企業借貸風險的重要參考,評級愈低則借貸成本愈高。美國國債長期被投資者視作最安全的避風港,分析指穆迪今次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或引起美國債市動盪。加上總統特朗普近期對多國加徵關稅,市場已開始擔憂經濟放緩風險,是次降級或進一步動搖市場信心。
穆迪周五(5月16日)宣布下調評級後,美債孳息率隨即上升,10年期債息扭轉早段跌勢,升至近4.5厘水平。兩年期債息一度重返4厘,尾市處於3.99厘以上。紐約投資銀行Tigress首席投資官費恩塞斯表示,「作為基石的美國信用評級下調,對他國主權債務影響更趨負面,未來數周股市或轉跌。」
14年前降級股債遭恐慌拋售
投資銀行Tolou行政總裁哈基米安坦言,市場對今次降級早有預期,「這是美國財政紀律長期失衡的必然後果。」投資顧問公司ICA行政總裁哈特菲爾德也擔憂,「現時市場非常脆弱,今次消息勢必引發連鎖反應。」
主要評級機構標準普爾2011年下調美國主權評級機構時,美股和美債都曾遭遇恐慌拋售。市場調研公司Bianco Research總裁比安科認為,當時評級下調導致部分美債不再符合合格抵押品條件,許多機構被迫拋售美債。如今多數合約已取消對信用評級特定資格的要求,相信評級變動不會再觸發各間機構強制拋售,對市場影響不會非常嚴重。
《紐約時報》警告,美國早前兩度經歷評級下調,但彼時兩黨議員都未呼籲加稅改善財政前景,反而推高債務上限,以便實施更多減稅政策。今次評級下調後,亦有部分極右共和黨議員呼籲進一步削減政府開支。
5共和黨議員轉軚 阻特朗普減稅法案過關
美國5名共和黨眾議員周五(5月16日)轉軚,阻止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通過一項大規模減稅法案。法新社指出,特朗普宣稱的「美麗大法案」未能在預算委員會過關,暴露共和黨內就經濟政策分歧嚴重,該法案即使下周勉強送抵眾院表決,亦未必能順利通過。
該法案包括取消部分針對小費和加班收入的稅收,增加國防開支,為邊境行動提供更多資金。法案在預算委員會獲得16票贊成、21票反對,否決法案的共和黨人聲稱,法案無法解決政府財赤,除非議長約翰遜願意再削減面向低收入群體的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廢除民主黨的綠色能源減稅政策,否則他們不會支持政府的減稅方案。
美媒引述中間派財政監督組織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CRFB)分析,新法案低估了減稅帶來的財赤增幅,如果所有減稅措施延長10年,美國政府財赤增幅將高達5.2萬億美元(約40.6萬億港元),遠超國會稅收委員會預估的3.8萬億美元(約29.7萬億港元)。CRFB稱,財赤攀升會長遠衝擊投資人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預算委員會否決後,法案會調整內容再送回辯論,預計周日晚上進行新一輪表決。報道指約翰遜本周末會與黨友磋商,但他若「跪低」接受黨內強硬派的條件,很可能引起規模更大的溫和派黨友不滿,法案依然無法順利過關。

相關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