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香港為了振興經濟吸引客人,吃飯會送優惠券,吸引再來光顧,其實這種方式是有傳統的。舊時叫做「席票」,是北京飯莊東興樓的發明,北京曾有「四大桓,八大樓」,前者是四大銀行,後者是八大飯莊「東興樓、泰豐樓、萃華樓、春華樓、同春樓等」。席票,是為了方便達官貴人請客送禮的一種優惠券,寫明多少錢一桌,什麼類型酒席,收禮人拿着席票,就可以去東興樓吃酒席,不用付款。「鴨票」,是全聚德烤鴨店的發明,上寫:憑票取大燒鴨子兩隻(舊時不叫烤鴨),也是不用付款的,看票取貨。這次香港話劇團粵語版《天下第一樓》巡演到北京,就設立了「鴨票」,買最高票價的,一張票送一隻烤鴨,是真兌現的,看了戲,還能吃到烤鴨。

我在《天下第一樓》劇情中寫到:一個手裏有鴨票的破落子弟克五,沒落到沒吃沒喝,突然在家裏找到了鴨票,馬上到飯莊憑票取鴨子,引出一場劇情。這是寫戲,其實,當年有錢的富貴人家,不會用這種票子到飯莊請客吃飯,覺得面子上不好看,後來貨幣貶值,20元一桌的燕翅席票,已不值錢,別說宴席,能取走幾斤紹興酒就是給面子。

東興樓是山東膠東菜,清、鮮、嫩,油而不膩,不論南方人北方人都喜歡,不是特別重要的請客,都以在東興樓為上。進入民國,東興樓的對象轉為軍閥政客,北洋軍閥時期是東興樓最為興盛時期,有件真事,白崇禧有一個時期喜歡吃中餐份飯,出價銀元14元一份,全燕翅宴席才20元,這14元的份飯只有東興樓敢承接,可惜沒留下菜單。

東興樓的名菜有芙蓉雞片、糟蒸鴨肝、鍋塌豆腐、燴烏魚蛋、醬爆雞丁,這幾樣都不是什麼燕窩、魚翅、銀耳的高檔菜,但選料精。芙蓉雞片,只用雞的小脯,也叫雞牙子,其它雞腿等都作為下腳料煲湯,一個砂鍋豆腐,要用純粹的濃雞湯小火燉,再用慢火煨,副料也是高檔,火腿、鮮蝦、玉蘭片都用最上等的。炒菜的師傅分頭火、二火、三火、四火,高檔菜必須是頭火,也叫「當灶」動手,其它人連看都不准看,怕偷師。山東館不像粵菜,做湯菜是最簡單的,師傅也得有十年以上的經驗。每一道菜必色、香、味、形四備,不達標的寧可倒掉也不能上枱面。

近年也吃過些榜上有名的高檔宴席,可惜只講花樣兒翻新,不講實際,原來這種不務實的風氣,不單止存在我熟悉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