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

文公子有朋友是「香江集思會」會友,該會自2020年4月成立,以無黨派的中立角度,針對共同關心的議題集思廣益,冀能為香港的發展出謀獻策。上星期六,「香江集思會」在理念相近的和富香港共享價值平台,以及海外大學畢業生協會的支持下,獲德勤中國安排場地,舉辦「關稅、貿易戰研討會」,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及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博士擔任主講嘉賓,分享國際變局下,內地及香港可如何應對,資金投資應如何部署之真知灼見。

莊教授指出,根據官方數據,香港經濟非差。本地生產總值已連績9季錄得正增長,無論公司註冊或初創企業數量都有增長,每年申請上市的公司數量及集資額亦逐年回升,可見形勢已轉好。勞動人口因移民而降低,失業率亦低企,政府推行輸入人才計劃,可補充勞動力。民生方面,通脹率現趨溫和,薪酬收入普遍有增長,市民消費力一直拾級而上,如不受股樓投資市場波動影響,加上能往大灣區享受相宜消費,市民的生活質素應有幸福感。

施博士則提到,關稅戰前景雖未明朗,但中國已處上風,如談判有利,應可增強投資信心。目前住宅樓價雖下跌,但租務市場卻頗活躍,特別是大量內地學生來港就讀帶來需求,令租金回報上升,可跑贏正趨降的利息,能有助住宅市道。莊教授補充,去年中國已達本地生產總值「保五」目標,未來將受關稅戰影響而減少出口美國,唯中國早已將出口市場多元化,並透過補貼措施擴大內需市場,豁免遊客入境簽證刺激旅遊,推出降準措施增強對企業的財政支持,可提高應對貿易戰的承壓力。

文公子認為,中國推行「共同富裕」理念,已見成效,對貿易戰自有更強的抵禦力。研討會上有論者提出,香港乃聯通內地與世界的重要「自由港」,免關稅政策有利於全球化的共享價值,更有利香港成為「超級增值人」;既鞏固傳統優勢,又創造新增值維度,有助香港從通道型樞紐,進化為價值創造型平台,在數字經濟時代,重塑「東方瑞士+新加坡PLUS」的複合型戰略地位。關鍵在於建立制度創新的「時間差優勢」,在國際規則重構期,率先形成可複製的跨境共享協作範式,此言得之。香港特區政府宜好好把握自由港的優勢,妥為部署,方能處於更有利的競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