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宋清輝

近期,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的熱潮持續湧動。例如恒瑞醫藥、寧德時代等行業巨頭相繼傳來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的佳音,而賽力斯、兆威機電、東鵬飲料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也紛紛宣布了赴港上市計劃。在我看來,這一現象的背後,是「A+H」雙重上市模式日益受到A股上市公司青睞的趨勢。值得研究的是,為何這種模式能夠吸引眾多內地優秀上市企業?經過深入分析,其驅動因素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有助於構建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當前,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正積極走向世界。相對而言,「A+H」模式為A股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國際資本運作平台。通過在香港上市,企業可以直接面向全球投資者,獲取更為多元化的國際資本,這對於支持其海外業務拓展、併購重組以及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至關重要。

為創新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匯聚了全球頂尖的機構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公司治理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有助於推動企業對標國際一流標準,提升自身的全球競爭力。

第二,有助於拓寬融資渠道、增強資本實力。一般而言,單一的A股市場雖然龐大,但通過在香港同步上市,使得企業能夠進入一個不同的、開放的資本市場,從而有助於有效拓寬融資渠道。這不僅增加了公司的融資靈活性和效率,還能根據不同市場的估值水平和融資成本選擇合適的融資時機和地點。尤其是對於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研發創新、產能擴張或產業鏈整合的企業而言,「A+H」模式能夠為其提供更為充裕的資本「彈藥」,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監管環境友好高效成助力

第三,有助於優化股權結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A股公司赴港上市,需要按照香港的監管規則進行規範運作,這有助於推動公司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提高透明度,加強內部管理。同時,引入國際機構投資者,還有助於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形成更加多元化、制衡有效的股東監督機制,從而能夠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整體運營效率和風險抵禦能力。

第四,有助於提升品牌國際形象、增強市場認可度。在香港上市,意味着公司接受國際資本市場的檢驗和認可。這本身就是對企業實力、發展前景和規範運作的有力證明。通過在國際金融中心上市,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將得到顯著提升,這不僅有助於吸引更多國際商業夥伴,也為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業務拓展和品牌推廣帶來積極影響。

第五,監管環境的優化與便利化,為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供了重要支撐。近年來,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為高市值A股上市公司開闢了快速通道,簡化了審批流程,降低了溝通成本。這種監管層面的支持和便利,無疑極大地提高了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效率和成功率,使得「A+H」模式的操作性更強,吸引力進一步增加。在我看來,監管環境的友好和高效,也是促成近期A股公司紛紛開啟赴港「上市潮」的重要外部因素。

當然,「A+H」模式並非沒有挑戰。其中,最為主要的挑戰或是企業需要面對兩地不同的監管要求、會計準則、市場環境和投資者結構,以及管理運營和合規成本的相應增加。同時,如何有效管理兩地股價差異(即A/H溢價)帶來的影響,也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然而,與上述戰略性優勢相比,這些挑戰在許多尋求國際化發展的A股公司眼中是可管理和可克服的。可以預見,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A+H」雙重上市模式或將繼續成為越來越多A股公司的重要戰略選擇。(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