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茅建興)馬可·波羅曾說:「杭州是天堂之城,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值此中意建交55周年、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傳奇之旅:馬可·波羅與絲綢之路上的世界」8日在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7月31日。
展覽由意大利駐華大使館、意大利駐滬總領事館、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文物局、中國美術學院主辦,意大利外交與國際合作部、意大利文化部特別支持,意大利駐華大使館文化處、意大利駐滬總領事館文化處、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承辦。

本次展覽是紀念「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的主要活動之一。首站於2024年7月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第二站於2024年12月在成都四川博物院舉辦,第三站於2025年中意建交55周年之際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舉辦,具有特殊意義。
展覽匯集了11家意大利文博機構共84件十三至二十世紀的珍貴文物展品,囊括油畫、雕塑、陶瓷、玻璃、珠寶、紡織品等多個品類。展覽透過與馬可·波羅一行探險家們的視角,還原其在絲綢之路上驚心動魄的探險之旅, 精選了來自法國國家圖書館所收藏《寰宇記》的豐富插圖,系統呈現了馬可·波羅在旅途中發生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故事。其中「絲綢之路上的世界」成為這段旅程的重要內容,構成本次展覽的主體,展現浪漫傳奇與歷史現實相交織的東方圖景,揭示中國和意大利跨文化交流的纍纍碩果,以及這段傳奇之旅對當代世界的深遠影響。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余旭紅認為,「千百年來,以『馬可·波羅之旅』為代表的文明交流互鑒活動,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呈現《寰宇記》旅途所見世界之旅

13世紀末,馬可·波羅的東方行旅經魯斯蒂謙筆錄成書《寰宇記》(即《馬可·波羅行紀》),在魯斯蒂謙筆下,「寰宇記」意為「對世界的描述」。該書中呈現了馬可·波羅在旅途中所見的世界,他細緻而熱情地講述了一段前往未知國度的旅程。這不僅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探索,一次接觸新知與觀念的征程。在《寰宇記》問世之前,歐洲人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古老的時代過於遙遠而無跡可尋,從前的知識在中世紀留下的印跡神秘而模糊,《寰宇記》中蘊含的豐富知識與洞見正是馬可·波羅留給世界的真正遺產。
本次展覽精選了來自法國國家圖書館《寰宇記》Arsenal抄本的豐富插圖 ,它們將馬可·波羅的文字轉化為圖像,引導觀眾踏上這段威尼斯商⼈曾走過的發現世界之旅。展覽分為六個主題板塊:「馬可·波羅與威尼斯」、「傳教士的旅程」「貿易新圖景:商人、珠寶、紡織品和瓷器」、「意大利和東方之路上的戰士與兵器大師」、「邁向現代世界:東西方對時空的測量」、「再現傳奇:馬可·波羅的當代回音」,展示了馬可·波羅所處時代及其後數世紀間的物質文化,並透過中世紀旅行者(傳教士、商人和戰士)的視角,講述在馬可·波羅的旅途中發生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故事。

展覽團隊成員王申表示,此次展覽展示了一件佛羅倫薩斯蒂伯特博物館收藏的兒童長袍,面料由意大利製造,內襯來自印度或波斯地區,領口和扣子卻是典型的中式風格,可見當時紡織品貿易的蓬勃,而這一直是東西方文明交往不可或缺的環節。

意大利駐華大使安博思在現場參觀展覽表示說,正如馬可·波羅所描述的那樣,杭州與意大利有着象徵性的聯結。為紀念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這場促進意中文化交流的文化盛事來到杭州,與觀眾見面。如今如同7個世紀前一樣,意中文化交流仍在延續。展覽所提供的智慧探索,將激勵意中兩國繼續深化相互理解,引導我們攜手面向未來。

同期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辦的「世界見聞錄:中意文化藝術交流展」,以「素描」和「影像」為媒介,跨越時空與地域展開文化藝術對話,展覽呈現了中意兩國文化藝術的豐富性和創造力,全方位展示了兩國年輕藝術家的最新藝術創作成果。「馬可·波羅」系列紀念展覽構成了連接古今的藝術對話,在這樣一個宏大而細膩的歷史與當代圖景中,觀眾得以深入領略東西方文明共同書寫的輝煌景象,深刻思考不同文明間交流互鑒的深遠意義。


評論